第(1/3)页 随着世界赛到来。 各赛区都在抓紧叙事。 像LCK,他们这次的宣传口号,更多是侧重超威。一来,超威年轻,代表未来,二来也是路径依赖。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超威最大的技术特点,就是把补刀刻进骨子里。可能很多人觉得简单,觉得对职业选手来说,补好尾刀不算什么。 问题这么多年过去。 能做好的就没几个,包括Faker。 毕竟比赛不是单机,对手不会配合你补刀,跟其他中单相比,超威是那种宁愿少给压力,也要保证发育的选手。 这一点难吗? 难。 特别难。 因为高强度的对线,特别牵扯注意力。要观察站位,计算距离不说,还要盘算怎么还手,所以视线不可能一直盯着兵线。 偏偏换血期间,英雄会吸引仇恨,小兵血量是动态的,处理起来更烧。而超威的本事在于,他不需要时时刻刻盯着小兵血量,扫一眼就知道先补哪个,再补哪个,能最大化利用兵线本身的集火逻辑。 正如此。 超威第一年,就被业内吹捧。 到第二年,更不得了,春季赛创下103的KDA,刷新赛区记录,稳重的风格,深入人心。 也是在这样的期待里。 格里芬作为二号种子,承接了不少来自媒体的厚望。 与之相比。 LPL反而低调很多。 毕竟开香槟这种事,根本不需要藤井推动,有的是观众帮他们吹。 他们唯一宣传的消息,是秦浩的击杀数突破2000,成为LPL第二个突破2000大关的职业选手。 抓住机会。 GSL跳了出来,毕竟Uzi作为首位突破2000击杀的选手,属于藤井造神计划的一部分。 问题Uzi虽然名声回暖,但负面印象还是太多了,GSL越是捆绑,青粉越不买账,毕竟对青粉来说,击杀里程碑也就是个点缀,用不着靠数据抬咖。 “S3打到S9才突破2000,这不就是靠打得久。” “收收味,拿个冠军再来吹统治力。” “S3、S4吹吹就算了,这都S9了,怎么还有人放着冠军AD不吹,跑去吹Uzi,不懂就问,Uzi的vn皮肤什么时候出。” “……” 有过被剥夺国籍的痛,观众受不了GSL这么跳。 毕竟去年被骂成那样,今年抓到一点机会,又要拉踩别人。 可能粉丝觉得这是事实。 但这赛季,又是独c营销,又是狂喷Langx,给人的观感相当不好。这种把五个人的功劳,变成一个人的操作,都TM搞好几次了,GSL不厌,观众都要厌了—— S6说Mata演,S7时期嫌Letme菜,S8骂小虎糯、倒一中单,S9说Langx老五冠军,不会边带。 合着连续4年进世界赛,都是Uzi腿粗,队友CBA。问题无心、小虎能套格林公式,Langx也有成绩证明,怎么就是Uzi独c了。 关键拉踩队友都算了,世界赛成绩不理想,又要把锅甩出去,这让观众怎么想? 再者,就Uzi那个打法,上路吃点亏不是很正常。合着好处吃了,还不想沾因果,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于是。 围绕2000击杀的成就,Uzi被拉出来群嘲,创作金曲的UP更是在动态写下——只有乌龟才会比谁活得久。 到了9月中旬。 各队继续揣测版本最优解时,ESPN发布2019版本的毒奶榜,其中滔搏全队入选,包括轮替的smlz,可见ESPN对滔搏的看好。 这不奇怪。 因为完善下半区战术以来,滔搏各条路的数据,都很豪华,哪怕是抗压位的金贡,都有很多名场面。 而在评语部分。 ESPN更是盛赞Penicillin,认为滔搏的大核体系,足以应对所有的版本调整——只要LOL还是推塔游戏,那么这支滔搏无敌。 关掉网页。 扣马唉声叹气道:“世界赛版本(9.19版本)依旧利好下半区。”打了2周的训练赛,找不到任何限制滔搏的办法。 这不是分析团队菜,而是要求太严苛,尤其后半段加入的铁男、奇亚娜,滔搏上手非常快。 由于镀层的存在。 上单这位置肯定要考虑清线和守塔的问题,本来全局BP下,金贡其实很难顾虑好清线、守塔间的平衡。 但铁男重做以后,不是多了一个选项那么简单,而是先出风险再次拉低。 以滔搏的英雄池。 金贡前三局,靠铁男、船长、鳄鱼就够用了,出场条件都很宽松,不需要团队倾斜资源,就能反哺团战,有非常强的做事能力。 所以… 随着铁男制霸上路,前三局出肉的概率压低,更多会选择功能性和强调中后期强度的英雄。 而这… 是金贡的舒适区。 他特别接受对线小劣,转线期补经济的方式。 去年韩媒说他像MaRin,扣马觉得一点没错,因为两人都是那种用经验和脑子玩游戏的上单,分线和资源团落位做的好,补发育能力还强,对线也不会压很多。 其次。 上个版本削了打野在野区获取经验的速度,更强调打野在前中期的作用,鼓励线上与野区联动。 这说明什么? 利好Xun的变奏抓下。 一直以来,线权都是兵家必争之物,但在S9世界赛,这方面的竞争将被进一步放大。 因为只有拥有快人一步的支援速度,才能先获取到信息,从而快速的做出相应的行动,而慢的那一方只能被动的从具有前提性的条件下做出选择。 有些网友不理解ESPN说的无敌,表现在哪。 但在业内,扣马敢说没有队伍,跟得上滔搏的联动。 哪怕Xun明牌包下,但这只是做出前置性的行动,中间随时都能调整、放弃。而被动的那一方,哪怕知道Xun的路线,也很难获取收益。 毕竟… Xun的舒适区是建立在BP优先级以及中路的反馈上。 就算有队伍下路打线比滔搏强,压线也有被绕后的风险。 同理。 哪怕下野联动做的比滔搏还要出色,那在BP上就要侧重下半区,如此一来,要怎么保障中路对线环境? G2在MSI怎么做的。 能抢瑞兹,就抢瑞兹,抢不到也要考虑岩雀、冰女。 为什么? 还不是觉得中路没线,比下路没线更痛苦。毕竟下路没线,打野还能抓金贡这条弱侧。 而中路没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