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以前有“文人相轻”,现在是“文人相亲”。只要有利益,张潮和他的老师们,是会毫不犹豫、放下脸面,“相亲相护”的。】 【戈培尔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而张潮在博客上晒杂志的销量,无非就是想让他的谎言重复上70万遍也变成真理。但历史告诉我们,谎言就是谎言,无论重复多少遍,都不会成为真理。】 【戈培尔已经随着纳粹的灭亡而灭亡。那张潮呢?】 方老师写完文章之后,心里犹豫、纠结了一阵,还是发了出去。 打假张潮“有代笔”,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仓促出手的主要原因,还是受到“燕京春天”的诱惑,以及司马北的刺激。 但是他还是比较笃定张潮是拿不出什么创作的证据来的。毕竟都是在电脑上写,一份word文档能证明什么呢? 只要咬死这点,那张潮就是泥巴掉进裤子,洗也洗不干净! 扳倒了张潮,就能连带让于华等人也陷入信誉危机。自己虽然不是第一个出手的,但把张潮和为他说话的老师们捆绑进所谓的“利益链条”,则是他的手笔。 一旦成功,自己的影响力和声誉,将会更上一个台阶。到时候“打假基金”的启动,肯定会吸引更多的捐款。 不得不说,方老师的文章还是比较唬人的。传统文人一向怕沾这些因果是非,孔磬冬这样的混不吝,看完文章以后也哭笑不得,对张潮道:“给你说话就是收了你的好处,这姓方的堵人嘴是真有一套。” 张潮笑道:“要不该他当‘打假斗士’呢,没有这股子劲头和这套本事,他哪里打得了那么多‘假’。某些方面,我是挺佩服他的。” 孔磬冬道:“你不恨他?” 张潮道:“恨?我为什么要恨他。新杂志70万册的销量,他至少帮忙卖了好几万呢。再说了,至少到今天,方老师打假也确实为社会做了不少贡献。 除了打假,他还是最早组织网友把汉语古籍、名著电子化的先驱,而且校对得很不错……” 孔磬冬颇为意外地看着张潮。 张潮道:“人总是有多面性的。方老师的固执和韧性,既是他取得许多成功的要素,也是他走向极端偏执的原因……”叹了一口气后,张潮继续道:“和方老师这么硬碰硬,是我之前没有料到的。但是既然已经发生了,那这次只能让方老师尝一下自己偏执种下的苦果了……” 孔磬冬道:“你准备要做什么?” 张潮道:“既然方老师这么想‘检验’我,我怎么能让他失望?只怕到时候,我这条鱼没死,他的网却破了。” (两章合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