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又过了一会儿,村长见每家每户都有人过来,才缓缓开口说道: “今天官府来了通知,西北战乱,朝廷那边太子殿下奉旨率领二十万大军赶往支援。 由于西秦国那边兵力太猛,我军连连败退,短短几日的时间,我军就丢掉了两座城池。 朝廷下了征兵诏书,要求年龄在十六至二十五岁的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军。” 说到这里,人群开始哗然了。 “天啊,我家只有一个儿子,去参军了,我们老两口怎么办?” “我儿子才刚刚成亲,孩子都没生一个,万一回不来咋办?” “我家挺好,没有这个年龄段的男丁。” “……” 说什么的都有,村长一脸愁容的看着大家,许久,才挥挥手:“都安静,听我说。” 这会儿,大家哪里还能听得进去村长的话,尤其是一些妇人,想到家里的儿子或者丈夫要去前线打仗,已经开始嚎哭起来。 村长对此也很是无奈,但他一个小小的村长,无力改变这一切,该说的话还是要说完的。 他敲了敲手中的铜锣:“都安静,听我把话说完。” 这一阵锣声还是很管用的,村民们瞬间闭了嘴。 村长这才继续说道:“公文上是说希望大家踊跃参军报名,但县令大人说了,咱们昔阳县境内的百姓,但凡这个年龄段的,每家必须出一个人去参军,这是硬性要求。” “什么?硬性要求?” 一位看上去五十多岁的老汉问道。 以往只要不愿意去服兵役的,可以出二十两银子抵过去。 他家的小儿子今年刚好二十四岁,就在征兵年龄范围内。 老汉都已经有了打算,就算去借钱,也要交上这二十两银子,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儿子去送死。 可现在村长却说,是硬性要求,也就是说,根本没有逃脱的余地。 其他人见状,也跟着问了出来:“村长,用银子抵也不行吗?” 村长很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县令大人说了,西北战事吃紧,符合条件的,必须去前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