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苏清苒直呼扛不住,连忙拔腿就回了屋。 顾逍心虚地摸了摸鼻子,他笑起来这么吓人吗? 第二天。 是向阳山大队分粮的日子。 老话说,小孩盼着过年,大人盼着分粮。 能分多少粮食,直接决定了这个年会过得怎么样。 对大人来说,的确比过年还要开心百倍。 一大早,全村老少爷们都围在了打谷场,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大队长和大队会计手里的账本。 都在暗暗猜测着这一次能分多少粮食。 苏清苒倒是不着急,主要是刚来也没多久,也不指望能分多少粮食。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四个新知青每人都分到了一袋玉米、一袋稻谷。 徐娇三人高兴坏了。 “有的人仗着自己拿得工分多,洋洋得意沾沾自喜,到头来还不是分一样多的粮食?” 话音落,全村的老少爷们都跟着笑了。 其他几个老知青一脸尴尬,仿佛也跟着丢人。 大队长抽了抽嘴角,“你们想啥呢?这本子上写的清清楚楚,你们多少工分分多少粮食,剩下的都算是借给你们的,往后还要再从你们工分里扣的。 现在不多给粮食,还能眼睁睁看着你们饿死是咋的?” 徐娇三人被众人的嘲笑羞得抬不起头。 大队长也挥了挥手,“行了,都该忙什么就忙什么,下午几个知青跟着我回知青点开个会,商量下扩建的事。” 苏清苒这还是头一回来知青点。 原本以为是什么神秘组织,起码和村里其他人家有着明显的区别。 谁知道走进去,就是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 三间朝南的土房子,东边屋住着男知青,西边屋住着女知青,中间堂屋是吃饭的地方。 篱笆院内,西面一间厨房,东面一个草棚,里面堆放着拾来的柴火。 这些年,知青点来来去去就,基本上也没超过六个人。 或许是因为太穷了,有办法的都想着法子办了病退,或者当兵或者结婚。 现在剩下来的就是两男两女四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