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重农抑商?早朝之谏【求追读】-《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2/3)页

    “毕竟商贾获利本就易于农夫,又不产出,若朝廷不对商贾加以限制,必多有百姓弃田地而从商。”

    “届时田地抛荒不说,从商之百姓亦未必都能获利,若经商失败便会沦为流民,如此更不利于国家稳定。”

    “不过,我父皇虽采取抑商之策,却并不轻视商贸。譬如在这南京城中,便设有东西南等数个大市场,专供商贾买卖。”

    “此外,对官吏欺压、勒索商贾之事,我父皇也一直都是严厉禁止的。”

    “曾有商贾被钞关官员无故扣押货物月余,以至于错过交易时期,亏得血本无归。父皇得知后,不仅将那官员免职,更令其赔偿商贾损失。”

    说到这里,朱标便停了下来。

    他的意思也很明白——朱元璋施行重农抑商之策是不错,却不代表其轻视商贸。

    刘宽听了若有所思。

    虽然朱标这番话,让他知道朱元璋并不似后世某些说法中那么轻视商贸、轻贱商贾,但也称不上多么重视。

    这一点,从朱元璋制定商税的粗疏便可知一二。

    当然,这未必全怪老朱。

    毕竟大明建国之后的种种制度虽是由他拍板作出的决定,却未必是由他想出来的——其中大部分制度是由李善长等洪武朝文臣提议的。

    刘宽并没有现在就劝告朱元璋,让他更加的重视商业。

    因为这事说起来多半又会是长篇大论,且不说他尚未想好说辞,如今时机也不合适。

    况且,朱元璋对商业的态度既然并非极端轻视,日后只要找到合适的机会,劝起来想必不难,甚至可能朱元璋自己就改变了观念。

    甚至,他今日提的后世上海之繁荣,以及“无商不活”四个字,可能已经让商业在朱元璋心中的位置提升了···

    在刘宽思考这些时,朱元璋转换了话题。

    他洪声道:“刘宽,明日你便要去工部科技司入职,倒时候一心一意做事即可。”

    “咱会为你打造火车扫除各方阻碍,大开方便之门。只望你能够早日造出火车来,让这铁路尽快派上用场。”

    刘宽拱手道,“微臣定竭尽心力,争取早日造出火车!”

    朱元璋颔首,又道:“皇后那边已经找人看好了日子,正要找你商议婚期之事。她此时已在柔仪殿,你快过去吧。”

    刘宽正准备退下,忽然想起上早朝的事。

    为了不成为天天凌晨四点多起来“上班”的苦逼,刘宽决定硬着头皮向老朱提提意见。

    “陛下,微臣还有一事禀奏。”

    “何事?”朱元璋笑问,“莫非那划分六部之事的奏本你已经写好了?”

    “额,”刘宽略微尴尬,道:“划分六部之事重大,微臣这几日又忙于学习朝会礼仪、规矩,故奏本尚未写完。”

    “那你要禀奏何事?”

    “早朝之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