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次日上午。 紫禁城,奉先殿。 “这就是黑板和粉笔?”看着殿内的两样东西,朱元璋问道。 “回禀陛下,正是。”苏铨笑着道,“昨日微臣按陛下嘱咐,让人试制了两份,今日一送到科技司,微臣便带了一份过来。” 朱元璋走下御陛。 先从郑智良双手捧着的木盒中拿出一支粉笔。 只见这盒中粉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都是白色,另一部分则是各类颜色皆有。 其质粉腻,可明显看出是以石灰、石膏为主材料制作的。 至于面前的黑板,长约一丈,宽约六尺,却是由两名亲军扶着。 其板面平滑,用油漆漆成了青黑色。 “抬起来。”朱元璋对两名亲军道。 这两名亲军倒不笨,意识到朱元璋是要试用黑板,便竖着抬起至方便朱元璋抬手书写的位置。 朱元璋拿着粉笔先在上面写了个“朱”字,然后又写下“大明”二字,再之后是“洪武”。 写罢,笑着点点头,道:‘这黑板、粉笔用着确实不错,恰适合用于教学。标儿,你来试试。” 朱标早就跃跃欲试。 闻言也上前,确实拿了一支黄色粉笔。 开始也在黑板上写了个“朱”字。 接着却是写下“日月山河无恙,大明风调雨顺”十二个字。 他放下粉笔后,便向朱元璋一拱手,“父皇,这黑板、粉笔确实好用,且制作成本也低,可向国子监及各地官学推广,利于教化!” 朱元璋点头,“却该如此。” 随即却是看向苏铨,“刘宽怎么没随你一起来呀?” 苏铨道:“回禀陛下,刘副郎还在琢磨打造火车之事呢。对了,昨日刘副郎已给出他所需要的官吏、工匠人选。” “其中一些人,需陛下下旨调用,有人甚至需要派专人寻找。微臣为此拟写了一份奏本,还请陛下过目。” 说着,苏铨掏出了一份奏本。 朱元璋接过来,当面迅速翻阅了,道:“你奏本上提的这几件事朕都会照准,不过按规矩,你需先送往内阁,经阁臣票拟之后,再送到朕这里批复、用印。你可明白?” 内阁、军机处都是刚设立,办事章程都未完全确定,这几日一直在改善。 官员们虽在努力适应,但总会受之前的习惯影响。好在只要不是犯了大错,朱元璋也不会太过计较。 此时听朱元璋提醒,苏铨忙道,“微臣明白。不过此事越快越好,若内阁审阅拖上几日···” 他话没说完,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明白。 另外,苏铨其实也代表了如今大明部分朝臣对内阁的态度——一小部分朝臣其实是喜欢直接面对老朱奏事、办事的,图一个爽利。 朱元璋道,“你可以在奏本封面打上红标,表明是加急奏本,如此内阁就会尽快票拟,最迟也不会超过一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