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后世的看法便是,大明在北京城坡、崇祯自缢殉国后,便算是亡了社稷。” 朱元璋听了刘宽这番关于万历及后续几位皇帝的粗略讲述,其实对晚明之事是存在不少疑问的。 比如何为万历三大征? 何为红丸案? 那张居正究竟有无造反之意? 天启皇帝溺水病死是否有蹊跷? 等等。 可正因疑问太多,朱元璋才没急着问。 不过有一件事他却是确定了——后人说大明亡于万历,多半是没说错。 回想了一遍刘宽所说的万历种种作为,朱元璋忍不住哼道:“咱真是恨不得如你一般,穿越到那万历朝,将那个不肖子孙狠狠地揍一顿才解气!” 刘宽心道:老朱你若真回到万历朝,就不只是想揍万历一顿那么简单了,怕是会杀得人头滚滚,乃至带头造反,重造大明。 朱标对万历朝的事也颇为感慨,但到底不如朱元璋那么愤怒。 此时反倒过来劝慰朱元璋,“父皇,由此可知,子孙贤孝与否,实为难以预料之事。” “为大明国祚长远计,我辈唯有尽量完善朝廷制度,积攒国家底蕴,方可使基业不至于被不肖子孙败得太快。” 朱元璋点点头,正要说什么,便见殿外宦官进来,跟李贵耳语了一句什么。 随后李贵便过来,低声问:“皇上,皇后娘娘问是否要让刘驸马在宫中吃午饭。” 朱元璋本要下意识的说是。 随即想到,今日才是刘宽与朱蕙兰结婚的第二日——虽然皇家有些规矩与民间不同,却也不该第二日把驸马单独留在宫中吃饭。 所以,马皇后这是提醒他,时间不早,该放刘宽出宫了。 朱元璋虽然还想继续听刘宽讲后世之事,却也知道不能着急,今后机会有的是。 于是道:“快要到午时了,今日便聊到这里,刘宽你且回府吧。” “是,微臣告退。” 待刘宽离开奉先殿后。 朱元璋道,“标儿,回头你将刘宽所说关于我朱明皇室之事都做个记录,最好是整理出一份后世皇帝谱系出来。” 朱标听了不解,“父皇,何必如此麻烦,若想知道历史上我大明的皇帝谱系,直接问妹婿不就好了?” 他方才就准备问的。 朱元璋摇头,“直接问他,不如咱们从他所讲的诸多后世之事中整理出来的靠谱。” 朱标皱眉,讶异道:“父皇是觉得妹婿会骗我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