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听到这里,朱元璋眼中闪过一抹异色,哼道:“你小子居然敢在咱面前说这话,胆子着实是不小。” 刘宽佯作无辜,“不是陛下您让说的吗?” “是咱让说的,那你就继续说,这两句话怎么了?” 刘宽道:“这两句话说明,君权的实质在于‘民心’,在于‘军权’——军队的军。” “所以,在后世很多大国、强国虽没君权神授那套理论,却依靠科学、科技,令国家发达、百姓富足、军队强大。” “于是不仅国内太平,人民安乐,更能威慑他国以绝边患,乃至登上世界舞台,制霸全球!” 世界是佛家用语,全球这词刘宽之前也提过,所以他这番话老朱、小朱都能毫无障碍地听懂。 朱标更是听得微微点头。 他自洪武十年受命监国、参与国政,至今已有四五年,自有一番心得。 此时他便觉得,以科学、科技之道富国强军,确实比搞君权神授那一套更实际,也会更有效。 回过神来,朱标抬头看向朱元璋。 却见朱元璋神色平静,完全看不出在想什么。 刘宽见老朱这样子,也略有点忐忑。 ‘若这都没能说服老朱,我今后就混日子,潇潇洒洒地做我的驸马爷,暂且不管大明的事了···等过些年老朱人没了,再设法发展科学也不迟。’ 心里这么想,刘宽便不再忐忑了。 这时朱元璋开口了,“你说的倒是颇有些道理···行了,今日便聊到这里,咱不留你在宫中用膳,快些回府吧。” “微臣告退。” 待刘宽退出了奉先殿,朱元璋看向朱标。 “标儿,倘若在维护君权神授与发展科学、科技之间,只能二选一,你如何选择?” 朱标略一思考,便道:“自是选择发展科学、科技。” 朱元璋听了微笑,问:“为何?” 朱标道:“即便只从前汉算起,历朝历代皆以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维护统治,可国祚长则三四百年,短则几十年,还不是都亡了国?” “这里面既有亡于百姓揭竿而起的,也有往于权臣谋逆的,又或是二者兼有之。” “由此足见,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在维护统治方面的作用并不大,至少没有让百姓富足,让军队强大重要。” “通过这些日子的了解,科学、科技无疑可以百姓富足,让军队强大。如此,该选什么就很清楚了。” 朱元璋听得点头,面露满意之色。 随即道:“你能有这样的见地,不枉咱多年悉心教导,令人欣慰。不过,有一件很重要的事你却没说,可见没放在心上。” 朱标当即拱手道,“不知是何事?还请父皇教导。” 朱元璋遥遥看向殿外,龙目微眯着道:“军队强大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却是将这军队抓在你手中。记住了吗?” “儿臣谨记!” 第二更。 晚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