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二月初十。 恰是常朝之日。 卯时五刻,百官由午门鱼贯而入紫禁城。 辰时两刻(7点半),便有数名御史拿着令旨出得宫门,调来马匹,纵马而去。 与此同时,一队队天子亲军亦从内城西北的大军营开了出来,兵甲锵锵,奔向京师不同的里坊。 隆冬腊月天亮得晚,哪怕京师百姓因多年宵禁制度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此时很多人也不过刚出门。 当然,生意人大多在天没亮,宵禁结束后,便打开了店门迎客。 此时一些食肆、茶楼几乎客满,生意好的街边早点铺子前更是有百姓排队购买。 某座茶楼中,两名习惯在此处解决早饭的勋贵家人吃喝之间聊了起来。 “周兄可知道,昨日可是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我知李老弟向来消息灵通,快些说吧,什么大事?” 这人看了眼隔间外,见没人靠近,才压低声音道:“昨日秦王、晋王回京了,结果下午秦王便被贬为庶人,幽禁府中。” “吓!”听到这消息的周某惊得险些站起来,随即也压低声音问:“真的假的?当今那位多重视诸位皇子人尽皆知,秦王又是皇后嫡出,怎会被贬为庶人?” “这谁知道呢——多半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不然以那位的性子,不会对皇子如此大动干戈。” “大逆不道···”周某一听这四个字更八卦起来,揣测道:“那位二殿下莫非是对储位有了非分之想?” “大明开国不过十几年,虽说太子早立,又有贤名,可到底还没即位,其他皇子有点非分之想也正常。” “听说当今那位耳目无孔不入,这二殿下多半是在谋划什么却泄了秘···” 就在两人小声八卦、大胆猜测时,却听见一阵异常的喧哗声,在街面上由远及近地传来。 然后便见一队队顶盔贯甲的天子亲军,踩着滚雷般的步子,从茶楼前的大街奔过。 虽然天子亲军纪律严明,并不骚扰百姓,此时也没工夫骚扰,还是让街上的百姓都远远躲到一边,噤若寒蝉。 待所有天子亲军都跑过去了,人们才嗡嗡地议论起来—— “这是发生什么大事了?” “哪个晓得?” “我瞧着多半是哪个贪官的事发了,亲军们奉洪武皇爷的令抓人去呢!” “还真有可能,瞧,那边不就是刑部王侍郎的府邸么?” “侍郎老爷?这是大官啊!” “贪官越大越可恨,洪武皇爷抓得好!” “···” 听到街边的议论声,周某与李某不禁面面相觑。 “又有贪官的事发了?之前怎么没听见一点风声?” “可不是嘛···也不知会不会波及我家那位。李老弟,改日再聚,咱先家去了。” “这般吓人的阵势,怕是案子不小,我也吃不下了,回去看看情况。” 刚才还在八卦皇家秘闻的俩人瞬间连吃饭心思都没了,一起离开茶楼,各自家去。 ··· 中午。 刘宽回府里吃午饭。 饭间,朱蕙兰忍不住问:“听采买的下人说,今日亲军四处抓人,不少官宦人家都被破门、抄家,可是朝中发生了什么大事?” 一旁伺候的夏荷、桃夭等侍女闻言都竖起了耳朵。 说起来,她们这些女眷原本不该关心朝廷政事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