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随即又迟疑着道:“后世改土葬为火葬,都需要高官先以身作则,进而慢慢引导。咱大明若想改易土葬风俗,只怕日后也需皇族以身作则才能令百姓信服。” “只是,后继大明之君真的肯烧了尸身,甚至连陵寝也不建造?” 朱标说完,父子俩一时都沉默了。 因为他们设身处地想想,自己都是不情愿这么做的。 尤其是老朱,他之前还暗想着再另造一个秘密陵寝呢。 纵观历朝皇帝,大多是一代不如一代,他这样有魄力、有见识的开国之君都不愿以身作则火葬,还想后继之君搞这件事? 只怕不太可能。 约莫几息后,朱标一咬牙道:“父皇,儿臣愿从自己开始,以身作则,火化尸身,由子孙供奉于宗庙而不建陵寝,以开倡导火葬之先河!” 朱元璋一听眉头大皱,“说什么呢?你在位时大明才多少人?不至于此。” “另外,咱们不是要开启大航海,扩充海外领土么,届时大明国土不知多大,兴许十代君主之内都不必考虑这个问题。” “至于十代之后···自有后人去解决此事,咱们不必过早忧虑。” “儿臣知道了。” 朱标口中答应,心里却想着日后看情况,不行他就给后继大明之君打个样。 朱元璋则暗想:建秘密陵寝的事或许该放一放,标儿都要火化其尸身了,咱当爹的也不能太过自私——那后世什么考古工作者若要看咱的陵寝,便让他们看吧。 火化之事聊来让父子俩有点压抑,朱元璋决定换个高兴的话题。 “之前刘宽说那美洲、澳洲、非洲土人愚昧,几乎就是无主之地,可以任由咱们进去开拓领地、攥取资源。” “可咱听了他对那欧洲的描述,却觉得欧洲亦是一处值得咱们去开拓的好地方。” “咱们若到了欧洲,只需解决那里的贵族、宗教,便可令西夷尽为顺民。” “咱华夏百姓反暴政习惯了,历朝传承数百年,都会变得君主昏庸、吏治腐败乃至对地方失去控制,进而压迫得百姓揭竿而起。” “可若是换成那西方百姓,这王朝也许就能多延续个两三百年,甚至更久。” “若能在那里封几个藩王,其藩国也许日后会比这边大明江山社稷传承的更久也说不定。标儿以为如何?” 不如何。 朱标心想。 在他看来,西方百姓之所以没有大规模起义和成功的例子,主要是因为类似周朝、春秋时分封式领主的统治方式,而非西方百姓更温顺。 大明在欧洲封藩后,除非那些藩王延续分封政策,若是用类似大明这边的统治制度,只怕西方百姓在暴政下反得更快。 不过这事还很遥远,他没必要说出来惹朱元璋不高兴。 便顺着朱元璋的话道,“父皇说的是。” “哈哈哈,”朱元璋想着未来西方大明藩国国祚更久的景象,果然高兴地笑了,随即摆手,“行了,你也回宫吃午饭吧。” “儿臣告退。” ···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