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陈忠明道:“海岸线往西北去仿佛望不到边,应该就是舆图上的冰火岛。” 张秉义道:“陈指挥请将千里镜借我看看。” 陈忠明将千里镜递了过去——其实朝廷送来给探索舰队用的新款千里镜足有四具,至于老式千里镜更是做到了每船一具。 不过,目前只有两具新款千里镜在使用,除陈忠明掌握的这具外,还有一具在监军太监那里。 剩余两具则封存备用。 张秉义虽为指挥同知,可因为跟陈忠明同乘旗舰,便连一具老式千里镜都没分到。 张秉义看了一会儿,便将千里镜还给陈忠明,激动地道:“应该是冰火岛无疑了——按朝廷给的冰火岛参考文献上说,此岛唐代尚有国度,名为流鬼国。” “唐太宗李世民时,流鬼国国主孟桓之子可也于曾到长安朝贡,流鬼国于是成为大唐藩属国。” “文献上还说,流鬼国往北为夜叉国。贞观年间据此时有近千年,也不知这流鬼国、夜叉国还在否。” 张秉义原本是文官,因探索舰队需要,才被老朱转为武将,担任舰队指挥同知,在舰队中负责掌记录、典籍之事,故而知识丰富。 朝廷给的参考文献陈忠明其实也看过。 文献内容他虽无法如张秉义般全部记得,却也知晓大概,闻言不禁道:“文献上不是说这冰火岛上便是有人,也至多有规模不大的土人部族吗?” 张秉义笑道:“陈指挥有所不知,那些土人部族本身并无国家一说,只不过朝贡时为了方便,才将部族称之为国。” “所以,不论是那流鬼国、夜叉国,又或是之前经过苦兀岛、虾夷岛,上面都没有真正的国家,只有土人部族。” 陈忠明恍然地点了点头,随即从怀里掏出《北洋舆图》,开始说正事。 “一会儿我们先沿着海岸线往西北航行一日,确定此岛为冰火岛无疑,再回航去此处。” 说话间,陈忠明手指点在冰火岛(勘察加半岛)最南端。 “在此处建立一个观察哨所,舰队便绕道冰火岛东边,沿海岸线至此处。” 陈忠明手指又点在冰火岛东海岸一处如拳头般凹进去的海湾。 “根据朝廷提供的《北洋航道探索手册》,这处海湾不仅可以供舰队避风浪,而且冬季温度也不那么低,留守将士只要准备一番,安全过冬不是问题。” 张秉义笑道,“这一路上咱们按照朝廷给的参考文献和指导手册来办事,没出过大问题,后面也照办便是。” 陈忠明点点头不再多说,吩咐亲兵用旗语向舰队其他舰船发布军令。 第二更。 晚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