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元璋不想见儿子们真因此事伤了和气,便大声道:“好了,此事不必再争,咱这当爹的拿主意!” “尔等便从副千户做起,只需累功至从三品的指挥同知,便符合了封藩海外的军功要求!” 老朱既拿定主意,自是无人再敢提出异议。 但朱檀眼珠一转,却又提了另一个问题:“父皇,儿臣等何时能入军伍立功?” 这回朱元璋没再让儿子们讨论,稍稍思考便道:“十六岁吧——当年老二、老三、老四,便都是十五六岁到凤阳去参加新兵训练的。” “啊?”朱檀有些不甘,道:“那时又没海外封藩之事,早点晚点入军伍自是没什么,可如今要封藩海外,儿臣觉得还是早些入军伍比较好。” 老朱觉得朱檀有点上头了。 他板起脸来道:“十六岁还嫌晚?你去军中看看,有几个十六岁的副千户?” “再早的话,让你十四岁入伍为将,毛都没长齐,谁会真心服你?咱看你当真是被封藩海外之事迷了心窍,把兵战之事当儿戏了!” 遭到老朱训斥,朱檀不禁一瘪嘴,不敢再多说了。 今日他已遭到两次训斥了。 若是再作下去,恐有失宠之虑。 朱元璋这边也不准备再让儿子们议开府规格及移民之事了,免得儿子们又为此争执。 他道:“接下来直接议海外哪些地方适合建藩——刘宽,你先来讲讲海外的情况。” “是。” 刘宽应了一声,当家起身来到全球地图前,从南洋开始,给老朱的儿孙们介绍起各大洲各大洋来。 前年刘宽给朱棣讲过一次,但那次是私下闲聊,讲得比较粗略。如今是奉老朱旨意讲解,自然要讲得详细很多。 虽然朱棣,以及还在大本堂学习的皇子皇孙们之前都听刘宽提过不少海外之事,可此时仍听得认真。 毕竟这关乎到他们未来封地的选择,若记差了什么,将来选了封地后,漂洋过海去一看,发现是块鸟不拉屎的贫瘠之地,可就哭都没地方哭了。 朱元璋也在认真听着,因为其中很多事他也是头回听刘宽讲。 待听完,朱元璋只觉得眼界又开阔很多。 “刘宽,你觉得哪些地方适合咱大明封藩?” 刘宽嗓子正干,想喝口水呢,就被老朱点了名。 封藩之地范围的划定要比海外封藩军功标准的制定更容易引争执,刘宽可不做这得罪人的事。 他直接拱手道:“此事唯陛下可定,微臣不敢多嘴。” 刘宽这么说,老朱自是不好再逼问。 他起身,也来到堪称巨幅的全球地图前,一边打量一边思考。 一众皇子皇孙目光也集中到地图上,暗暗猜测老朱会将哪些地方划为封藩之地。 ‘但愿父皇别太偏心大哥这一脉吧。’ 心思活泛的朱棣、朱檀等人都不禁暗暗祈祷。 朱元璋也在暗暗琢磨着,这个范围该怎么划合适——划给其他儿子选择就藩的地方不能太少,但更不能阻碍大明日后的发展。 约莫过了半刻钟,朱元璋忽然道:“刘宽,后世领土最大的国家便是那毛熊,对吧?” “回陛下,正是如此。” 朱元璋又问:“先前你说后世西洋列强在开启大航海后,便开始之殖民全球——他们是如何殖民全球的?” 刘宽一听,便知道老朱想参考后世欧洲列强的殖民经验。 他并不担心老朱完全模仿欧洲列强——文化不同,大明开拓海外的方式不可能像欧洲列强那么野蛮、粗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