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元璋知道大明最终是亡于农民军与女真的内外夹击之下,而非亡于西班牙。 但不排除西班牙虽入侵大明失败,却给大明造成巨大损失的可能。甚至那建州女真,就是在大明忙于应对西班牙人之际崛起的也说不定。 想到此处,他便道:“你讲讲此事过程。” 刘宽道,“当时西班牙虽然称霸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可在大明的传教、贸易却都遭受阻碍、挫折。” “贸易方面,上千年来,中国一直以瓷器、丝绸、茶叶畅销海外,尤其是欧洲。” “而到了晚明时期,大明的铁锅、纸张、糖等商品,亦在日本、朝鲜、南洋诸国、印度、西亚等地畅销。” “西班牙人跟大明商人贸易,每次都需要从大明进口许多货物,可他们能卖到大明的货品却不多,其中较为著名的也就是玻璃镜等西洋奇巧之物和火器。” “这种情况下,西班牙虽然从美洲等地掠取了大量金银,可每年都有相当一批流入大明——后世称这种情况为贸易逆差。” “西班牙既自称日不落帝国,自是不甘心承受贸易逆差的代价,看着自家金银大量流入大明。” “其次,因为欧洲诸国深受宗教影响,甚至教权一度凌驾到王权之上,所以欧洲列国在开启大航海后,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宣传他们的宗教,发展信徒。” “早在大明中期,葡萄牙人抵达大明时,就开始尝试向大明传播他们的宗教信仰。” “然而大明百姓一方面有着根深蒂固的祖先‘信仰’,另一方面又深受佛道两教影响,再加上儒家文化的熏陶,西方人的宗教在大明发展便极为缓慢,甚至上百年来都没什么显著进展。” “到了晚明时期,他们也不过是通过翻译、传播西方罗马帝国时期以及西亚阿拉伯文化的一些书籍、知识,来吸引一些对西方抱有好奇心的士绅入教。” “又或是通过施舍,让一些穷苦百姓成为教徒。但在西方传教者看来,无论是大明的士绅,还是穷苦百姓,入教大多是别有所图,信仰不虔诚。” “更别说,相较于当时大明一两亿人口而言,入教、信教之人可能都没超过一万。” 听到这里,朱标、朱棣等人都露出讶异之色,没想到后世西班牙入侵大明竟有这样的原因。 朱元璋则带入西班牙的角度思考——若大明称霸全球,可大明的银钱却一年年流入另外一个国家,他肯定是不甘心的。 如此一来,那西班牙攻打大明似乎成了一种必然。 果然,刘宽接着讲道:“对当时的西班牙来讲,无论是贸易逆差,还是传教受阻,最好的办法都是用武力打开大明的国门,乃至灭亡大明朝廷,把大明变为殖民地。” “恰好当时的吕宋总督听闻一件事,那便是嘉靖年间曾有数十名倭寇打到南京城下。” 头回听闻此事的一众皇子皇孙再次露出惊讶之色,甚至觉得不可思议。 朱棣更是一脸错愕,心道:这嘉靖是俺的第几世孙?怎会让几十个倭寇打到南京城下,也太不堪了! 随即便心虚地去瞅朱元璋。 见朱元璋并无惊怒之色,似乎已听闻过此事,一时也没怪罪他的意思,他这才稍松口气。 ‘回头得找个机会,向刘宽问问后世大明之事——不然老是这样在父皇面前听他提及后世那些个昏君子孙之事,也太让人受惊吓了,迟早把俺吓出病来。’ 刘宽自不知朱棣被他一句话弄得胆战心惊,继续道:“当时,西班牙曾在海战中以几十人击败数百倭寇,所以那吕宋总督听闻了数十倭寇犯南京之事,便认为大明战斗力极低。” “他想,几十个倭寇都能打到大明都城下,换算一下,几十个西班牙士兵便有可能击败数万大明军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