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微臣举个例子,燕王殿下便明白了——倘若殿下开了一家酒楼,再给制定员工薪酬时,有两种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将公司完全视为己有,每月给予掌柜一个定数的薪酬;第二个选择则是酒楼当做公司股份化,给予掌柜酒楼百分之一的股份。” “殿下觉得,哪种情况下,掌柜经营酒楼更卖力?酒楼效益更好?” 朱棣不假思索地道:“自是第二种选择下,掌柜更卖力,效益更好。” 其实朱棣原本就对公司化、股份制的好处有所推测,而刘宽举的例子,则让他明悟得更加透彻。 其余藩王也大抵如此。 刘宽又接着道:“再比如,殿下想要开酒楼,却没有足够的本钱。是你一点点慢慢积攒本钱快,还是拿出一部分酒楼股份,去跟其他藩王要钱来得快?” 这回朱棣没顺着刘宽的话答,而是道:“俺不能向其他藩王借钱吗?” 刘宽一笑,“那燕王殿下认为借钱容易,还是拿股份换钱容易?再举个反例,若你开酒楼亏了,那时对你而言,是借钱开酒楼损失小些,还是用股份换钱开酒楼损失小?” 朱棣皱眉道:“若俺开的酒楼会亏本,谁还愿意买俺酒楼的股份?” 刘宽循循善诱地道:“酒楼没开之前,谁敢肯定一定赚钱或亏钱?所以殿下不会让别人相信你的酒楼多半能赚钱吗?” 这时朱橚忍不住了——他觉得这位来自后世的三妹夫在带坏他的好四哥。 “三妹婿,按你这么说,我们这些被骗买股份的藩王岂不是很惨?既有亏本的风险,我们为何要买股份投资四哥他们?” 刘宽预料到,要让习惯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藩王理解后世经商理念不容易,因此并未因朱橚的质问生气或烦躁。 他耐心解释道:“后世有两句话,一句叫做‘商场如战场’——若想在战场获胜,就必须做好庙算、后勤、训练等诸多准备,以增加胜算;倘若胜算不大,明智之人便不会开打。” “商业投资也是如此。别人来找你投资,你自然得考察对方所说的项目能否赚钱。若你看走了眼,便怪不得别人。” “至于第二句:你只要想赚钱,不论是投资国内的工坊、商铺等,还是投资燕王等海外建藩之事,都存在风险。” “借钱风险小,可即便是你九出十三归,能赚得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利润吗?不能。然而投资却能——这就叫做风险与机遇并存!” 朱橚之所以来参与这次聚会,就是想给后代谋一些财富作为保障。既然投资获利可能比放贷都高,他自然想尝试。 所以,听刘宽讲清楚了这里面的道理,他便沉思起来。 这时刘宽又道:“其实,不论是投资工坊、商铺,还是海外藩国,只要你投资够多,占据的股份够多,那么你对该分产业的影响便越大。” “如此,自然可以通过种种手段,来确保这份产业是盈利的,乃至令其盈利更多。” “到了这种程度,对投资者来讲,投资的风险便是可控的了。” 刘宽讲到这里,众皇子中不起眼的朱椿忽然道:“老师,这不就是几个人合伙儿做生意,或做别的事么?” 听到这话刘宽微愣,随即苦笑着道:“蜀王聪慧,这一句话便将我那么多解释都概括了,还简明易懂。” 同时刘宽想到,历史上说初代蜀王善经营,民间甚至有其得仙人授生财妙法、法宝的传闻。 如今看来,多半是朱椿本就有经商、生财的天赋。 第二更。 晚安~ 又有事耽搁了更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