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嘴硬!” 啪啪啪! 一间牢房中,尚未被用刑的沈绩听到外面的抽打声、惨叫声,想到自己也会被严刑拷打,不禁心里害怕得直抽抽。 ‘怎会沦落至此呢?’ 他想不通。 明明之前他们这些大明海商很受日国南北诸蕃大名的欢迎,无论去了哪里都被奉为上宾。 谁曾想,足利幕府竟忽然派人抓了他们,还严刑拷打,逼问他们向大名们进献‘改稻为桑’之策的真实目的。 说起来,虽然朝廷的人只是让他办这件事,并未告知朝廷用意,可沈绩出身苏州沈氏,已三代从事海贸,沈家更是曾一度富可敌国,他虽是庶出,却也见识不俗。 他觉得,朝廷让他们诱使日国诸大名行改稻为桑之策,一则大约是因为大明未来真的比较缺生丝——京师金陵纺织厂之事他早就听说了,既能纺织棉布,要纺织丝绸也不难。 若丝绸之生产效率提高几十倍,大明便确如他跟日国诸大名所说的一般,未来几十年都会有不小的生丝缺口。 其二,他猜测朝廷是想以此方法,让日国缺粮,人为引发饥荒。 因为自朝廷开海,在东海、南海接连建立多个卫所,便比较渴求起日国的女子来。 他听说那些被派到海外卫所的军户大多都是光棍,朝廷为了安这些军户的心,便承诺给他们发婆娘。 朝廷不可能从国内强征良家女子送到海外许配给军户,如此,从高丽、日国购买女子便成了解决之法。 若日国饥荒,人价必贱,如此自然便于大明购买日国女子,甚至是青壮男子——青壮男子送到南洋是可以当苦力用的,同样赚钱。 沈绩虽推测出这些因由,却没准备说。 他若是嘴巴不严,吐露这些事,不仅从此无法回到大明,便连家人、亲族都会遭殃——之前那几个海商被严刑拷打,皆不松口,除了确实不清楚朝廷用心外,肯定也有顾念亲友之故。 只是,这般严刑拷打和折磨,他们能扛多久? 按理说他们因朝廷给的差事被抓,朝廷应该会设法营救? 可抓他们的是足利幕府,朝廷怎么救? 就算要发大军征日,也要好几个月乃至半年以上的准备吧? 就在沈绩胡思乱想时,地牢入口处有了动静,似乎有一伙人进来了。 那伙人用日语道:“别打了,将军让把他们都提出去,医治一番。” 地牢的头目不解地问:“为何?” “听说将军要将这些明人都放了。” “啊?这是为何呀?不是说这些明人在我国图谋不轨吗?” 来人不耐烦道:“别总是问为何,我哪知道将军的想法?行了,赶紧照办吧!” 接着,便有人来释放沈绩等人。 直到出了地牢,被日国大夫诊治一番,又由可人的日国女子伺候着沐浴更衣,沈绩等人依旧难以回过神。 他们就这样被放了? 这是为何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