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也亏得咱们来此后,有几个土人部落没有眼色,前来骚扰,让咱们给灭了,抓了一大批俘虏充当苦役,不然怕是会有不少军户死于垦荒。” 看着绿油油的麦地,以及河边水田中劳作的土人苦役,朱桢大为惊讶。 他发现有些事真的要到了地方,才能了解实情。 之前他对吕宋这地方的印象是一年可种两季水稻,甚至是三季水稻,结果到了蜜金卫,才发现并非如此。 而这里垦荒、种田的困难,也要比文件中所描述的更为艰辛困苦。 回过神后,朱桢便问:“听闻吕宋能一年种两季水稻甚至三季,莫非是谣传?” 陈彦摇头,“当然不是谣传,只不过是在吕宋岛南部——那里比这里要更加炎热,雨水也更加充沛。” “原来如此。” 朱桢了然。 他想起初二那天在偏殿议论设立吕宋都司时,朱元璋所说的话。 因为吕宋诸岛并没有能对抗大明的敌对势力,所以大明对吕宋的开发完全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朝廷计划是先在吕宋西北沿岸建立多个卫所,组成吕宋都司,垦荒耕种。 待几年之后,吕宋都司的卫所军真正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并且囤积了足够多的粮食,再沿海南下,或深入吕宋岛腹地,开辟新的卫所。 即在南海水师的配合下,先拿下吕宋岛沿海地区,日后再慢慢蚕食大岛内陆。 视察完田地,朱桢进城赴接风宴。 宴席上,陈彦又介绍道:“其实蜜金卫种田并不能给朝廷增加多少收益,真正赚钱的是开采金矿和蜜蜡——这也是陛下赐名此处蜜金卫的缘故。” “殿下来时看到蜜金河入海口那座大岛了吧?那岛上便有一座容易开采的金矿和不少蜜蜡。” 这些朱桢其实都在文件上知道了,但还是听得津津有味,笑道:“如此说来,这吕宋着实是富庶之地了。” 不一会儿,酒宴结束,陈彦又让人奉上茶水。 他和几名卫所将官就着茶水继续跟朱桢“闲聊”,实际是汇报卫所工作。 聊了一会儿,朱桢忽然问道:“本王听说吕宋有一位颇有名气的福建商人,叫做许柴佬,可是真的?” 陈彦听了惊讶,道:“末将确实听过许柴佬之名,据说此人自元末便随父下南洋闯荡,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在南洋攒下偌大身家,故而在吕宋国乃至整个南洋汉人群体中都有些名气。” “只是末将没想到,此人之名竟能传到殿下耳中。” 第二更 晚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