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儒生变渔民,电器研究所【求追订】-《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2/3)页

    他们在济南转乘官船,先由大清河入海,仅一日便被送到了登州,交给北洋水师有司接管。

    四家人在水师大营附近一个专门安顿流放犯人的营寨安顿下来后,十六岁以上的人都被安排了事务,如种田、打渔、纺织,又或是给工匠打下手。

    让齐泰四人意外的是,有司竟将四家的孩子都安排到附近卫所官学上课,并没有真正将孩子当流放犯人对待。

    然而让四人糟心的是,卫所官学中数学、自然科学课时占比更多,已然超过了一半!

    孩子每天上完课回来,都要做数学、自然科学的作业,有时候还来询问他们——这不是扒开他们四个心里的伤口往上面撒盐么?

    最开始,脾气相对暴躁些的张昺气不过,不仅不指导儿子作业,还把儿子胖揍一顿。

    结果次日卫所官学的老师就叫他去谈话了——卫所官学老师连秀才都不是,却在教育问题上将张昺一个举子训斥了一番,偏偏他还反驳不得,羞愧得差点自杀。

    出了这件事后,齐泰三人也怕被官学老师叫过去谈话,只能捏着鼻子给自家孩子辅导数学、自然科学作业。

    说起来,他们纵然数学、自然科学水平一般,可能通过乡试,辅导刚开始接触这方面知识的孩子却是没问题的。

    在大人干活、孩子上学之余,他们还会一家人定期上海船进行训练。

    毕竟他们将流放美洲,需在海上航行一两个月,若是不能适应海船上的生活,便很有可能得病,乃至病死在海上。

    时间一晃便步入炎夏,来到了六月。

    齐泰这日正跟着上面安排的船队水师大营附近的海湾打渔,只见他跟另外几个负责打渔的士卒一起喊着号子,熟练地将一张大网撒入海中,然后便去操舟。

    若黄子澄在,此时多半认不出他来。

    因为跟两个月前相比,齐泰的形象变化太大了。

    他头戴一顶渔民家常见的竹斗笠,身上穿着一件汗涔涔的灰白色斜襟无袖短褂,下身则穿着一条灰色半长裤。

    露在外面的皮肤早已晒成了古铜色,且身上腱子肉明显。

    可以说,若不看眉眼,他身上已经找不到多少儒生的样子,反倒更像个渔民。

    齐泰家是溧水颇有名气的大族、大地主,单是他这一脉,便分有好几百亩田地。他虽也关心农事,可从小到大都未下过田地,对农事的辛苦只是从书本上窥知一二。

    而今当了两个月的渔民,他才知道,书本上所述的农民、渔民之辛苦,只怕不及现实的十分之一。

    同时,他也对人生,儒家孔孟等先秦贤哲传下的一些经典,也有了更深的体悟,甚至是新的理解。

    有时劳累一天,晚上酣睡前,回想体悟一些贤哲留下的经典,竟有种比过去多年苦读收获都多的感觉。

    “起网喽!”

    当齐泰在休息的片刻中思绪纷飞之际,听到了船头的长声吆喝,他脑中思绪立刻掐断,前去配合他人起网。

    待将渔网拉起,瞧见里面至少上百斤的各种海鱼,齐泰跟其他人一样,露出了收获的笑容。

    这时忽然有眼尖的人喊道:“东边回来好多船!”

    齐泰往东看去,果然瞧见一支船队驶来,船帆如云,规模不小。

    一伙人在船上观望了会儿,待这支大船队近了些,有经验的船头便道:“是远航探索舰队回来了!”

    “他们又从美洲回来了?真不容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