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说海龙卫,燕藩入孟【求追订】-《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2/3)页

    孟加拉苏丹国的都城在西北边更加深入陆地的高尔(后世的帕考尔,拉杰沙希对面),与达卡相隔四百多里地。

    达卡地区属于恒河三角洲最西边的一片平原,再往东去便是缅甸西部的“十万大山”。

    所以,朱棣选择在此登陆开始建立藩国,前期只需面对孟加拉苏丹国这一个敌对势力就行了。

    后世的达卡从地图上看离海边有好几百里,实际上跟广州情形差不多,是一座滨海城市——此时离后世还有近六百年,因河流冲击所形成的岛屿更小、更少,博多河也要宽阔得多。

    再加上孟加拉苏丹国并无海防,以六艘战舰与几十艘大海船组成的船队便从孟加拉湾直接进入了博多河。

    河口附近有一些渔民在捕捞,很多人活了好几十岁,还是头回瞧见如此大的船队,也是头回瞧见冀州号这般庞大的铁甲战舰,都一脸震惊地愣愣看着。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害怕地往岸上逃去。

    在这个过程中,却有几艘小渔船向这边接近,并用几种颜色的旗帜一遍遍的挥舞——却是在打旗语。

    冀州号甲板上,朱棣用千里镜看了看,便道:“是先遣队的人,放他们过来吧。”

    “得令!”

    命令传达下去,没多久,一个头裹红布的“商人”和两个仿佛渔民的汉子便登上了冀州号铁甲舰。

    为首的红头巾商人正是先遣队参事,刘隽!

    “参见大王!”

    见到朱棣,刘隽三人颇为激动地行礼。

    朱棣忙上前将其扶起来,道:“三位不必多礼——你们在此险地为孤的藩国忙碌大半年,应该是孤向几位行礼才是。”

    说着,朱棣竟真像模像样的对三人一揖。

    虽然是上位者对下属的揖礼,但刘隽三人还是感动得差点流泪。

    “日头不小,走,我们到那边坐下说。”

    随后,朱棣就带着三人到了甲板上一处临时搭建遮阳棚下,并让人上了茶水、糕点。

    相较历史上同时期学习了更多御下之道的朱棣先问了问先遣队的情况,如有无人员伤亡,可有人叛逃,等等。

    得知先遣队因各种意外,已先后死了十三人,朱棣便道:“先遣队这些遇难将士都是咱燕国的英烈,待孤立国之后,定设庙祭奠,以慰英魂!”

    刘隽拱手道,“大王如此厚待,我等九死不悔!”

    了解完先遣队的情况,收买了一番人心,朱棣才问正事。

    “达卡城眼下的军事部署可弄清楚了?”

    刘隽笑道,“孟人毫无防备,我等早就弄清楚了。达卡作为海港商城,颇为繁荣,有十几万人口。”

    “但因周边并无强敌,故只有三千余守军,且其中一半守军还要负责维持城内及城郭治安。”

    “另外,这些守军披甲率很低,基本上只有将官有甲,且多为皮甲,铁甲数量屈指可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