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标虽对后世的科技种田手段很期待,可听了刘宽这一番话,仍是一脸的震惊,没想到能有这么多科技运用到种田上。 回过神后,朱标便问:“那妹婿认为咱们大明何时能研制出化肥来?” 刘宽摇了摇头,“化肥是在化工业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可大明如今化工业可以说是零,几乎没有基础。” “哪怕有微臣给的一些资料,想要研制出化肥,并进行规模化生产,恐怕也得十年之后去了。” “十年?”朱标吐了口气,“还好,也不算长。” 刘宽则建议道,“其实朝廷可以征集民间老农的种田秘法,将这些法子进行优化,然后推广。” “比如怎样沤制更好的农家肥,种豆固氮,用鱼虾来制作有机磷肥,等等。” “若是做好了,在化肥被研制出来前,也是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的。” “另外,根据后世的经验,大量使用化肥其实会污染水土,长期下来,会对下一代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些许伤害。” “当然,这些伤害跟吃饱肚子、应对饥荒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朱标听得若有所思,然后点头道:“妹婿的话我记下了,回头会让人去办的。走,我们继续视察这红薯苗田地。” 据刘宽了解,眼前这一百多亩红薯苗是去年采用“红薯藤冬眠法”在二月份培育出第一代红薯苗后种植而成的。 接下来就要赶在四月里,选取健壮的红薯苗,再进行一次扦插种植,之后合理地浇水施肥,就能获得丰收。 大明目前虽然没后世充满科技与狠活的农药、化肥,却也有以古人智慧得来的除虫之法及各种有机肥,且都是无公害的。 红薯、玉米、土豆试验田都将备受农官和老农照顾,只要没有大的意外,今年获得丰收不成问题。 第二更。 【持续拜年中,,,每日都要开车很久,无语。】 晚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