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成桂是送这两人来当质子的··· 松江府,吴淞港。 此港在吴淞江入海口,原在苏州府境内,但几年前朝廷投资建设吴淞港时,撤消了吴淞江千户所,并将吴淞口、宝山划给了松江府的上海县。 同时在吴淞口设立市舶司,使得上海成为大明开海后的八座港口城市之一。 这一日,足足八艘高丽国海船枕着寒风来到了吴淞港外。 在为首的一艘海船上,李芳远神色凝重地眺望着吴淞码头。 只见这码头比高丽国最大的码头还要大,港口各种海船成百上千,风帆如云。码头上货栈、酒楼、食肆林立,商贾、力夫、旅人摩肩接踵,往来不绝。 而在几艘至少三千料的战舰上,则有明军如雕塑般站立着,手持火铳,令人望而生畏。 码头望楼之上亦有明军警戒,街上还有身着黑色制服的“明军”往来巡逻。 很显然,大明并没有因为这是一处繁华的海贸港口就放松军事上的警惕。 这让李芳远神色越发凝重了。 几个月前,他得知父亲李成桂要促成高丽内附大明之事,先是认为父亲疯了,随后又认为父亲太过胆怯、软弱——明明离王位只有一步之遥,却因为惧怕大明而不敢夺取。 他劝服不了李成桂。 因此,当前不久李成桂要选派一个儿子以求学为名来大明充当质子时,他便毛遂自荐,领了这份其他兄弟避之不及的差事。 他当时想的是,借机打探清楚大明的虚实——他要让李成桂明白,大明并没有那么可怕,更非不可战胜。 至少他们在高丽本土防守,应该是能打过明军的。 当年红巾军在高丽猖獗一时,不也是被他们消灭了么? 可当被大明战舰“护送”着出海,来到大明;再见到眼前繁华却井然有序的吴淞港,李芳远原来的想法便有点动摇了。 ‘不!’ 李芳远猛然摇了摇头。 ‘我尚未踏上大明国土,还未曾到大明京师,怎能因区区几艘战舰和一座繁华港口,就认定大明不可战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