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原来如此。”朱元璋笑着捋了捋胡须,“你这建藩的志向倒是比你那几个已经出海的兄长更高远一些,不错,不错。” 至于朱桂,朱元璋没有询问——他也是了解朱桂大概性格的,自然能猜到其到立功建藩的目的。 于是直接吩咐道:“既如此,元宵节后你们便南下,朱柏便到吕宋都司中去历练,朱桂就到海龙都司中历练。” “既到了军中,就得像其他将士一样听从军令,不得依仗皇子身份违抗军令、胡作非为,若有咱绝不会轻饶!” 朱桂嘴角微撇,心道:这不就是警告我么? 他可不敢说出来,而是跟朱柏一起抱拳:“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 ··· 正月初八,各衙门开衙后。 郭英再次来到奉先殿。 去年年末,他回京述职时,已经与兄长郭兴一起到奉先殿见过朱元璋一次,为的便是外甥朱檀之事。 当时朱元璋提出,希望他们两兄弟中出一个带领舰队到中美洲东边去寻找朱檀——虽然当时朱元璋用的是商量口吻,但两人都知道,朱元璋既提出此事,便不容他们拒绝。 他兄长郭兴年已六十二,征战多年,受伤颇多,身体已经不行,若非大明医疗水平这十年进步很多,怕是几年前就驾鹤西去了。 这几年,郭兴都是在军校担任教师,基本处于养老状态。 所以只能是小兄长五六岁的他接下这差事。 再说了,朱檀毕竟是他的亲外甥,在海外遭遇风暴,已经小半年没消息,妹妹(郭宁妃)眼睛都快要哭瞎了,见到他更是哭得话都说不出来,他这个当哥哥、当舅舅的不可能无动于衷。 况且,这些年大明在陆地上几无敌手,也就是在西域跟跛子帖木儿、金帐汗国偶尔小打一番——因为朝廷如今并无进军中亚的计划,所以不允许他们扩大战事。 西南将来倒是可能打大仗,但要等几年后却不一定了。 如今大明最能立功的还是大海大洋之上。 他戎马一生,虽然已经得封武定侯,但在大明众多开国公侯之中属实不起眼,如今也没多少用武之地。 若是能带领舰队,到那美洲去见识一番,哪怕找不到大外甥,也不枉此生了。 心里头转动着这些想法,郭英便向龙椅上的朱元璋躬身行礼,“臣郭英参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礼毕,朱元璋便直问:“郭英,此去美洲,祸福莫测,且至少得两年后才能回大明,家中事情你可都交代好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