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是无人敢就此事继续劝谏了。 朱桢环视众臣一眼,道:“诸位既无异议,那都城选址就这么定了。不过重迦罗得改名,其即为我楚国都城,即日起便改称‘楚都’吧。” “是。” 一个名字而已,自然不会有人反对朱桢。虽然这名字不太正常,但大明都城不也叫京师吗? 朱桢接着道:“除了选定都城外,咱楚国接下来最紧要的事有两件。其一,是扩充军队;其二,则是征收税赋。” 在年初征讨满者伯夷国时,楚藩的军队总数其实已经达到了三万多人。 其中除了随他来建藩的三千护军、五千汉人卫所军外,还有以从缅甸、安南招募的孤儿培养成的三千护从营。 而在过去一年多,他又让大明海商帮忙从日国迁徙年轻小娘、三十岁以下的未婚男子。其中日国小娘自是让军中有功将士娶去当婆娘了,而未婚男子则在进行一定遴选后,组建了一个三千人的敢战营。 再接着,就是从那纳格哈达哈、坦松普里两个方国降兵中遴选出的土兵,编练出了四个土兵卫,按大明此时卫所军制,每卫5600人,故共有土兵22400人。 如今朱桢除了留几千人驻守矩阳等婆罗洲城池、要地,剩余的近三万人都调来了爪哇岛。 但从他之前只分兵驻守三座城池,便知道楚藩目前在东爪哇兵力仍旧匮乏。 好在满者伯夷国信奉婆罗门教,不仅社会等级区分明显,对低等级存在着很大的压迫和歧视,而且还存在不少奴隶,所以楚国如今倒是不愁兵源。 满者伯夷传自信河沙里王朝,却建国不足百年,在爪哇可以说既有较深的根系,又不至于让国民都厌恶,可以说此前仍颇得人心。 所以,楚藩要招募军队,兵员不能从原来满者伯夷国普通民众中选,只能从最底层的贱民、奴隶中挑选——唯有这些人会因为楚国带来身份、地位的改变,真心拥护楚国的统治。 “孤计划先从东爪哇各地的贱民、奴隶中招募四卫土兵进行训练。当然了土兵的中高级警官,都将从汉人卫所军中抽调。” “至于税赋,孤决定暂时承包给东爪哇各地之前投靠咱们的城主、大地主。” “待两三年后,咱们在东爪哇站稳了脚跟,培养出了足够多的人才,拥有了更多的自己人,再将税赋权收归王庭。” 包税制对已经更替好几代封建王朝的汉人来讲其实是个很落后、很粗糙的制度,但此时却无人就此事提出异议,因为这是去年决定参与朝廷征讨满者伯夷国之战后朱桢便与众臣商量好的。 楚藩众臣都知道,他们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多可用的官吏和译者,派到东爪哇各地去征收税赋——即便派了,也会因为不了解当地情况,难以做好事情。 倒不如按照满者伯夷国原来的办法,承包给那些城主、大地主。 这样时间久了肯定会养出一个个有钱粮有兵马的微型军阀,还会让底层民众受到很大的压迫,乃至连楚藩王庭也一并记恨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