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宽微微意外,没想到朱标会想到这一层。 他略微沉吟,道:“太子殿下,其实微臣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后世中国虽然在大明灭亡后经历诸多磨难,更有百年屈辱,可最终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回到世界强国之列。” “如今大明因微臣到来而改变,未来也不会有满清,那么后世中国将会变成什么样就很难说了。” “但微臣觉得,我们有数千年文化作为根基,如今又拥有领先世界其他国家数个世纪的科技,并且重视科学,走向了科技强国之路。” “将来就算变得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且大概率会变得更好。” 朱标听了松口气,道:“你这么说,我倒是放心了些。” 刘宽也暗吐口气。 他并没有完全说实话——他其实也曾担忧未来走向更坏的方向,毕竟大明太强了,就有可能意味着“家天下”的时代更长、封建社会更稳固,最终影响到后世国家的发展。 虽然这只是一种可能,但却令他每每想到都会忧心,以至于不敢多想了。 但如今他已下意识地放缓了大明科技发展的节奏,或者并没有尽全力发展大明科技,尤其是在武器方面——如今大明在燧发枪之后的火器突破,几乎都是在未经他指点的情况下,由其他研究人员搞出来的。 他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总不能因为一种可能,一些担心,就不让大明发展科学、科技吧? 那样的话,他心里更不得劲儿。 后来他索性就不再去思考这种近乎哲学的问题了。 太过内耗。 这时朱元璋道:“标儿,你之前的想法实在是不该——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你面前放了两样食物,一个是吃了不顶饿的糙米清粥,另一个大鱼大肉和白米饭。” “你则是一个将要长途跋涉,路上将会遭遇敌人并进行战斗的旅人,难道要因为担心吃得太撑、太好也会伤身体,而选择吃糙米清粥?” “再举一个简单例子,你将要与敌人进行战斗,面前有棍子和一把锋利的剑,你难道因为不会舞剑,担心伤到自己而弃剑用木棍?” 朱元璋举的两个例子,让朱标、刘宽都是一愣,随即不禁相视一笑。 虽然朱元璋举的例子有点粗糙,所表述的道理也很朴素,但无疑是对的。 朱元璋见两人这般神色,便又笑着看向马皇后,问:“妹子,觉得《月夜》这个故事如何?” 马皇后笑道,“故事倒是好故事,不过听起来确实有点费劲儿,也不如那《倚天屠龙记》有意思。” 朱元璋也笑了,“你呀,就想听后世人如何编排咱的,对不对?” “这是重八你自己说的,我可没这么想。” 朱元璋、马皇后两夫妻说笑,让大善殿内的气氛也轻松起来。 过了会儿,朱元璋问:“刘宽,这后世可还有什么关于咱的趣事、典故是你没说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