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过了好一会儿,胡安才回过神来,不再思考那些关于大明帝国的问题。 他道:“就算晋国上面还有个强大的大明帝国又怎么样?大明毕竟在遥远的东方,难不成还能派出军队来征讨阿拉贡?” 外交大臣道,“陛下,既然那个晋王能从东方远渡大洋取代马木留克王国的统治,为什么大明就不能派军队过来呢?” 胡安呼吸一滞。 因为外交大臣说的很有道理。 但他很快就道:“那我们也不能答应让那什么儒士来传教——顶多允许他们来阿拉贡游学,建立教堂、传播儒教是绝不可能的。” “我和我的子民都是主虔诚的信徒,绝不可能背叛主!” 外交大臣问,“那另外五条是否能答应?” 胡安皱眉道:“第一条也不行——我们至多给与条约中一半的赔偿,另外,他们必须释放战事中俘虏的我国领主、骑士。” “去吧,再派使团去晋国与他们谈判,争取在晋国与哈夫斯的战争结束前,谈出一个我们能接受的结果来。” “是。”外交大臣说着就准备退下去,随后忽然想到什么,又道:“对了陛下,那晋王听说您热衷吟诵诗歌,便送了三本诗歌作为礼物。” “哦?”胡安听了微愣,随即就责怪道:“为什么不早说?那三本诗歌呢?” 外交大臣道:“陛下,因为那是来自大明的诗歌,并非拉丁语、希腊语、阿拉伯语中的任何一种,所以晋王还贴心地派来一位懂得拉丁语和阿拉伯语的译者,诗歌也暂由他保管。” 胡安道,“那还不快让那位译者带着诗歌进来!” “是。” 外交大臣退了出去,不多时王室侍从就带着一名黑发黑眼睛黄皮肤着装迥异于周围人的青年走了进来。 金幼孜(名善,以字行)看着周围一个个金发碧眼的夷人,深吸了口气,行揖礼以拉丁语道:“译者金幼孜参见阿拉贡国王陛下。” 胡安审视了金幼孜一番,只觉得这个东方的译者倒是有点诗人的气质。 他随即直接用拉丁语问,“你带来的诗歌呢?快给我看看。” ‘蛮夷果然粗鲁无礼。’ 金幼孜心里如此吐槽一句,还是将带来的三本书交了上去。 胡安接过来一看,发现上面都是一个个奇怪的方块字,既非拉丁文、也非阿拉伯文,他根本看不懂,不禁有些失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