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汉语拼音,青年才俊【求追订】-《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2/3)页

    “只怕至少需要五六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准备,才能正式进行。”

    刘宽道,“陛下所虑甚是,此事确实需要较长的时间准备,好在大明如今不缺时间。”

    朱雄英点头,随即笑道:“此事老师只怕也不愿牵头做吧?”

    刘宽略微尴尬,“陛下明见,臣连《洪武正韵》都不熟悉,又哪里做得了此事?”

    别看刘宽已经来大明二十多年了,可如今言语中依旧有浓重的后世口音。

    也即是是说,他是个大明普通话都说不标准的人,自然没法负责声韵、文字方面的工作了。

    朱雄英并不意外,道:“那此事朕便另外物色人选去督办。”

    聊完此事,朱雄英才放刘宽离开。

    当刘宽走出皇宫时,发现天都快黑了,于是骑上自行车,去天工院收拾了下,便换乘马车回府。

    回府后,刘宽在婢女的伺候下洗手、洗脸、更衣,便来到偏厅与家人一起吃饭。

    几个孩子中只有刘若雪、刘若月、刘乐安三人在。

    饭后,三个孩子各自回房,刘宽则在偏厅喝茶、看书,顺带陪着一妻一妾闲聊。

    朱蕙兰道,“夫君,臣妾已经给若雪物色了几个青年才俊,不如你先过目一下?”

    刘宽并未惊讶,点头道:“行。”

    朱蕙兰当即让侍女从她书房里拿来一本画册。

    待刘宽翻看画册时,朱蕙兰道,“目前只挑选了这十人,既有勋贵子弟,也有近年来在京师出名的普通人家才俊。”

    “当然,这个普通人家也是相对的,或是商贾之子,或是小地主之子,又或是中低级官员、将领之子。”

    刘宽打开画册,至今上面画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后面还附带两页介绍其个人及家庭情况的文字,所以这份“画册”竟多达三十多页。

    说起来,如今大明照相机拍摄的黑白照片已经比较清楚了,但“照相机”仍不小,且拍摄动静也不小,还需要人配合,自然不可能真正普及开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