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后面再与其他男子相亲,刘若雪便都会这么问上一问。 梁秋实略略思考后,道:“是姑母向我提起姑娘,我了解姑娘大概情况后,心里是颇有几分好奇的,所以才会出现在此地。” “好奇?”刘若雪问。 梁秋实道,“我自幼所接触的女子,大多是大家闺秀,哪怕受过学校教育的,也难逃传统三从四德的束缚,并不怎么曾接触过姑娘这类女子。” “梁公子在京师大学读书,应该见识过不少我这类女子吧?”刘若雪不太相信地问。 梁秋实道,“在京师大学时,我志在学业,并不曾与同校女学生有什么交流。” “那梁公子现下见到了我,感觉如何?”刘若雪笑问。 “英姿飒爽,一见难忘。” 刘若雪有点无语,心想:这算是夸奖,还是别有含义? 随后,她干脆直言道:“不瞒梁公子,我自幼所受教育与大多数女子都不同,因此成婚后我大概不会在家中老老实实地相夫教子,有时候可能会为了研究博物学去外地。” “这一点,梁公子能够接受吗?” 梁秋实笑道,“若是为了研究博物学去外面,并无不可的。至于相夫教子,以你我的家庭,倘若真成了婚,家中倒也不需要你我操劳什么。” 这回刘若雪真惊讶了。 她以为梁秋实既是学儒学的,多半接受不了,谁知梁秋实竟似乎不在意。 她于是问:“梁公子真是学儒的?” “自是学儒的。”梁秋实笑道,“不过如今时代巨变,儒学受科学冲击,早已在求变革新——莫非在刘姑娘眼中,学儒就一定要跟几十年前的那些老儒生一般酸腐,顽固守旧?” 刘若雪略微尴尬,“我对儒生确实没怎么接触过。” 后面,婢女与女护卫相互看了眼,都露出了微笑。 她们跟着刘若雪相了这么多次亲,还是头回见有男子跟刘若雪聊得这么和谐呢,甚至有种渐入佳境的感觉。 如此看来,这位梁秋实公子跟大小姐的事有戏呀···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