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并非荷兰这个海上马车夫的经营能力不强,而是当地市场早已被华人拿下了。” “早在一千年前,中国与婆罗洲就有了贸易往来,到了明清时期,虽然朝廷实施海禁,但依旧有大量的沿海民众远下南洋。” “他们带去了先进的建筑、采矿和种植技术,木瓜、柑橘、柚子、荔枝等也跟着中国人的脚步来到了这里···” 视频用几分钟的时间,讲述了荷兰人在南洋殖民,尤其是加里曼丹岛(婆罗洲)的殖民经过,以及中国人上千年在南洋的发展状况,算是交代了后续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 这段历史老朱、朱雄英等都是头回了解到,因此听得颇为认真。 很快,视频就讲到了正题。 “原来就在荷兰人与其他地方的华人大打贸易战时,西婆罗洲发现了大量的金矿,因为华人有着无可比拟的品质和声誉,所以当地苏丹热烈欢迎华人前去采矿。他们将金矿租给华人,每年收取租金。” “随着采矿的人越来越多,当地华人急需一种新的体制来对他们进行组织调度,‘公司’制度应运而生!” “这里的‘公司’并非西方意义上的商业公司,而是一个带有朴素民主精神的经济组织。” “在公司里,开采工作由成员们共同负责,开采出来的金沙则埋在地下,年终才拿出来分配。养猪、种菜、打造工具等事务,也是由所有人一起完成,可以说是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了。” “到了1760年,西婆罗洲的华人公司已经有了18个以上。这些公司成立之初,经营范围很小,人数也少,难以自卫。” “但采矿规模却在不断扩大,于是公司便由开始的个别承租发展为联合开采,公司由此组织华人更积极地开展采矿工作,并且倡导与当地人亲善团结的原则。” “而在公司内部,则严格依照规章制度办事,任何违反纪律的行为,均予以严厉的惩罚。” “1776年,在大港公司的带领下,鹿邑地区的14个公司联合成立和顺公司,又称和顺总厅公司。” “而就在同一时期,一位嘉应客家人踏上了下南洋的航船,他是一位落榜的秀才,名叫罗芳伯···” 视频接下来,较为详细地讲述了从罗芳伯在1776年成立“兰芳公司”,随后纵横捭阖,于次年以东万律为都城建立“兰芳共和国”,再到1888年,兰芳国残余势力被荷兰殖民者彻底剿灭这一百余年的事情。 整个视频长近二十分钟。 等播放完后,哪怕不少人知道这是发生在原历史上清末的事情仍气愤不已,乃至感到惋惜。 蓝玉最先忍不住道,“那几个先后被荷兰人收买的叛徒太可恶了,若非他们,这兰芳国何至于被荷兰人所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