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宽用朱元璋之前说过的一句话,结束了这场谈话。 ··· ··· 这次上大桥遭遇怪雾后,等到了冬季,朱元璋的身体便愈发不行了,一天里大半时间都要卧病在床。 一转眼,又是一年过去,到了永乐五年(1410年)。 虽然有大明最顶尖的医疗团队日日看护,可朱元璋在卧病一年后,终究还是病逝了,享年八十三岁。 朱元璋去世后,朱雄英举办超规格国丧,下旨要求全国百姓为之哀悼四十九日,他则为朱元璋守孝三个月。 不过朱雄英毕竟是大明皇帝,所以只是减少处理政务及个人休息时间,每日在朱元璋灵堂前守孝两三个小时,并在此期间斋戒。 而在朱元璋去世的次日,朱雄英便让人给海外诸藩王发去电报,要求诸蕃尽量来大明京师,祭奠朱元璋。 毕竟如今海外诸蕃,绝大多数都是朱元璋的儿子,也就朱允炆一个是孙子辈。朱元璋驾崩,他们理应回来祭奠··· 燕国都城,燕京(加尔各答)。 说起来,朱棣到印度建藩后,最初定都后世孟买的达卡。但十几年前为了方便控制国土,这才迁都后世的加尔各答,依旧将其改名燕京。 而达卡则改名燕港。 几乎是完全仿照京师皇宫建造的小一号建筑中,有一座勤政殿,为燕王朱棣日常处理政务所在。 此时,朱棣坐在一把四爪盘龙金交椅上,看着手中的电报久久无语。 如今的朱棣年已五十一,因为经常在外领兵征战,他看着倒还健壮、精气神也不错,但已经有了少许灰白头发,显出了老态。 在离他桌案不远处的斜下方西侧,已有一张几乎同等大小的书案,后面放着一把太师椅,却是坐着一个略微显胖的男子。 这微胖男子上唇留着短须,三十几岁的样子,脸要比朱棣圆了不少。 这人自然就是如今的燕藩世子,也可称为燕国王子,朱高炽,今年只不过三十三岁,只因多年处理政务,这才略微显老。 瞧见朱棣神色不对,朱高炽便问:“父王,可是大明那边出了什么变故?” 朱棣叹道:“你皇爷爷驾崩了。” “啊?”朱高炽一惊地站了起来,问:“前些日子去电报问,不还说皇爷爷应该能撑过这个冬天吗?” 朱棣道,“既然说的是应该能,那自然也有撑不过的可能。” 朱高炽记忆里的朱元璋面容已经有些模糊了,但在大本堂上学时几次与朱元璋的重要交谈却都还记得,此时也不禁心中悲伤,一时沉默了下来。 稍顷,他才问:“朝廷那边可是要让父王回京师祭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