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断敌后路-《悍明》
            
            
            
                
    第(2/3)页
    打发走了沈廷扬之后,顾振华又把马进忠,金声恒,刘肇基三个人叫到了沙盘前面,马进忠和金声恒都相当熟悉,唯有刘肇基还是第一次见到,忍不住啧啧称奇。
    “这是扬州,这是运河,这是鞑子军营,果然是一目了然,别具匠心啊!”刘肇基连连称奇。
    马进忠笑道:“刘兄,这沙盘作用可不小啊,以往都说是纸上谈兵,可是放在了沙盘之上,把一切都看在眼底,虽然不如战场,但是也能大开眼界啊!”
    金声恒也说道:“国公爷,如今博洛手下有七千真鞑子,还有两万出头的降兵,主要是刘良佐的部下。刘良佐已经死了,鞑子对待这些人又极为残暴,军心已经动摇,要是我军能挫败鞑子,必然能引起他们的崩溃,取胜就不难了!”
    刘肇基皱着眉头,显然没有这么乐观。
    “就算只有七千真鞑子,想在野地里击败他们,也是非常困难的。要是凭着城池坚守,我不怕鞑子,可是真到了野战,他们的铁骑的确不可小视!”
    顾振华笑道:“刘总兵说的有理,不过请你放心,本爵已经从南阳调了一百二十门火炮,三天之内就能运到扬州,有了这些火炮助阵,多少鞑子都能轰碎了!”
    “国公爷,听说您给黄闯子就送去了一百多门,现在又是一百多门,安国军到底有多少火炮啊?”阎应元笑着问道。
    提到了火炮,顾振华脸上止不住的得意。
    说实话大明的工匠比起同时期的西方一点不差,而且数量众多。另外中国还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优势,很多人都忽略了。
    西方国家在工业时代之前,常备军数量少的可怜,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在东方的土地上,怎么可能出现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超大规模的战斗!
    当然也正是这种超级规模,使得明朝的工匠习惯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协调能力,完爆西方。
    再加上顾振华这么一个先知稍微提点,这些工匠很快就学会了详细的产业分工,也搞出了铁模铸炮的工艺。
    光是南阳工厂,在一年之内,预估就能铸造五百门各型火炮,到了明年,还能再提升一倍,这也正是顾振华的底气所在。
    “阎大人,能造多少,还不好说,不过再有五年的时间,光是炮兵就能把鞑子轰回辽东和西北风!”
    在场的都露出了爽朗的笑容,在天下人都风雨凄凄的时候,唯有顾振华信心十足,短短时间,就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家伙的心里头也都燃起了胜利的希望。
    扬州的士兵都在厉兵秣马,等待着反攻的到来。
    沈廷扬这时候已经带着人马,扬帆出海,乘着季风北上。
    “赵老弟,天天坐在船上,还习惯吗?”
    赵天笑道:“沈大人,我从小就在海边玩,一高兴能游出十里地,坐船还难不倒我。”
    “看来是我想多了,安国军人才辈出,熟悉的大海的肯定不少。”
    赵天迎着海风,大笑道:“我家就在天津卫,蓟国公南下的时候,我就跟着国公爷了。他当初就向我们许诺过,要打回天津,这次攻打海州,距离着天津也不远了啊!”
    沈廷扬也说道:“赵老弟虽然我不是北方的人,但是这切肤之痛,感同身受,我祝愿你,也祝愿咱们大家伙,能早日赶走鞑子,光复家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