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作为一个言出必行,执行力非常强的人,忽必烈的行事速度自然是非常快的。 在做出决定之后,便立刻集结目前自己手上的力量,然后以匡扶蒙古黄金家族的名义,讨伐逆贼阿里不哥,自立为汗,准备出兵平定天下。 蒙古的作风素来都是比较直接的,忽必烈只需要找一个名头,就足够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了。 阿里不哥那边也不是白给,集结蒙古在西方的所有力量,迅速控制了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百万蒙古雄兵,准备和忽必烈掰掰手腕。 说到底,蒙古的习俗一直都是如此,谁拳头大谁就是大汗,不然一切白搭。 如果也是长子继承制的话,之前也不会窝阔台他们搞的那么啰嗦了。 现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这两边,力量都比较强大,但综合来说,还是忽必烈更强一些。 不过数月的时间,两人的数百万军马就已经雄赳赳气昂昂,准备就地开片了。 而大宋,则是一直看着他们,坐山观虎斗。 有一说一,大宋虽然武器现在很强大,但战马和军马的人数,终归还是差距不小的,直接去打问题很大。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对其所在地方的所有军马开启了融合模式,不分民族也不分其他,主打一个用人之际,不顾一切。 这样的情况下, 就大宋这个情况,人数的确差距不小,军马装备的数量差距也很大。 如果这般直接出兵,固然武器十分先进,堪称吊打蒙古,但谁也不敢说最后能不能彻底胜利,毕竟人数差距很大。 所以杨过他们的战略就是,坐山观虎斗。 无需管其他事情,先让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打一场,等他们打的差不多了,自己这边再一举北伐。 正是兵者,诡道也。 这不是卑鄙无耻,这叫高朝的战术。 杨过也让耶律齐下令,让蒙古那边的锦衣卫时刻关注消息,然后把消息传回来,让他们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这时候,特务组织的力量就已经展现出来了。 数月之后,一场大战爆发。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在西域打了一场大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