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种子倒是提前就培育好的,在这一点上,农户比官府知道事。 提前就已经推出了麦苗,往田埂上插。 如今对农业技术,朱标也不是门外汉,奖励了那么多技术,现在的朱标可以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亲自到田里指导工作。 催芽,田间管理... 几乎就没有朱标不知道的。 对于广东这边大家族社会,朱标暂时没办法将他们分开,就只能强征税了。 也就是不管你种出多少粮食,官府就要这么多,低于这个粮食线,直接问罪! 地主阶级想从中上下起手的余地也不多。 一个多月的巡游下来,直接下到田头,朱标瘦了十多斤。 各级官员也同样如此。 因为大家都知晓,打好这一场春耕仗,对于大明的重要性! 有了春耕的粮食,大明才有足够的补给打到北边去,打到西边去,不至于再出现这次朱标无奈从山东撤军的现象。 粮食才是一切的根基。 三月份春耕结束的时候,朱标终于回到了应天城。 如今经过几个月的时间。 工部已经将电报线铺设到了大江南北。 向北通到老朱的北京城,向西直接通到西安城,又从西安城正在往宁夏府连接。 向南,则每个省都有电报线。 剩余的电报线正在不断往各个府县乡铺设。 有了电报线之后,驿站的工作就会大大降低,全国上下的信件都不会走驿站,却多出了一个电报局。 设立电报局,就需要培训电报方面的人才,建立学校。 这一点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始。 起码朱标现在可以自信,自己一道命令下去,连村里都能在一天内收到! 全国各省的巡抚,没有人敢再说自己没收到消息了。 因为电报线都是有军队守着的,深埋地下。 卫所军就驻守在电报附近,如今的卫所军已经跟之前的军团大有不同,朱标才撤掉了很多,留下来的人都不必再耕种,朝廷给发钱发响。 老朱的军屯制可以说被朱标体制性的给剔除了。 敢擅动电报线,几乎等同于造反! 如果不是天大的事,各省巡抚没傻到去剪电报线的程度。 一旦剪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