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标看了看,在杭州湾里轻轻飘了一圈之后,就返回应天城了。 然后给戚继光发出了好消息,“爱卿,铁甲船已完备!” 就算是这种等级的铁甲船。 拿来攻破小鬼子的战船也没有任何问题,不需要什么手段,直接撞上去,就能把他们的船队给撞散! 到了这时,这艘战车终于刹不住了。 四月二十六日的清晨。 戚继光联合军中诸多大将一起上表。 【酢尔倭国,不尊上国,辱逆王法,多有欺辱,今臣等恭请陛下,夏令发倭,以光天德,以镇九夷……】 四月二十六日,正午,身在北京的洪武大帝,发来电文。 【准奏!】 【料定诸将,以坐作齐备,于是朕下躬令,伐,伐他娘的!】 这两句不成文的旨意,就这样永久留在了史书之中。 四月二十七日清晨。 从宁波港浩浩荡荡两百多艘战船,在两艘黑船的带领下,向着东北方驶去。 其中满载着三万戚家军,两万后勤人员以及一万多名战后处理工作的文官。 戚继光亲自率领,会先到朝鲜国建立大营,朝鲜王李成贵虽然是半个屁都不敢放,将沿海的港口全都划了出来,任由大明天兵使用。 在朝鲜建立大营以及粮草运输渠道之后,后勤人员和文官会留在朝鲜,戚继光本人则率领战斗人员直接进攻倭国。 此事一出,天下震荡。 北方的儒家和西南方的士绅们开始破口痛骂。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哪!” “堂堂天朝上国,竟然跟一弹丸之国计较,还亲自派军讨伐?” “历朝历代未见如此小气的君主!” “有如此皇帝,如此太子,天下焉能不亡?” “我华夏历来是以德服人,何时需要用兵戈说话了?” “礼记有言,天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国必亡!” 虽然嘴上骂的厉害,可这些北方儒家和西南士绅们心里却在窃喜。 因为朱标去打倭国了,就没工夫顾得了他们了。 这一仗打下来打赢了还好,要是打输了,恐怕他们就有机会起兵造反了。 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而且造反的理由都是很正当的,大明朝倒施逆行,讨伐友国,结果导致民力尽丧,简直是跟隋炀帝一模一样的模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