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样让他们出钱帮自己搞教育。 这些人毕业之后是选择继续在佛道两教混,还是选择出来科举做官,那都是他们自己的事。 要是继续当和尚道士,自然也可以。 参加礼部的考试,考中之后,授予度牒。 这种高僧大德,朱标培养起来还是有用的。 要知道,宗教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力量。 华夏的佛教和道教,就是因为没有成系统的教育体系。 一个个的只顾着捞钱,享受吃得脑满肠肥。 不注意发展自身的教理教义,才在国际上没有丝毫竞争力。 无论是华夏的南传佛教还是道教,从来都没有走出过国门。 这种情况怎么行? 宗教不行,难道日后让那些底层老百姓去信西方的宗教吗? 所以也相当于倒逼着佛道两教成长。 佛教适应的倒是挺快,各个寺庙迅速筹钱筹人,建立起了学校。 这个时代高僧大德中还是有不少文化人的,一个个的懂算数也识字。 当个小学老师没有任何问题,让他们出去免费给老百姓的孩子启蒙。 佛教很快就抢占了高地,还进一步拓宽了传教渠道。 不过经过之前朱标的打压,以及礼部的严格管束,这些和尚一个个是老实下来了,不敢起什么歪心眼。 老老实实传教挣点香火钱就行,想乱搞,朱标的屠刀丝毫不饶人! 道教的适应性就要差很多,非抱着那师承的传统不撒手,到现在为止,也没建立起几座像样的宗教学校。 朱标对此大为不满,因为道教才是华夏真正的国教,理应发扬起来才行。 为此事已经训斥了好几次道首好几顿。 龙虎山和武当山的天师现在不再鱼肉百姓了。 而是亲自到各个地方的寺庙,督办宗教学校的开办。 道教一发挥出潜力后,其实做得相当不错,很快跟佛教形成了良性竞争。 因为道教的山、医、命、相、卜,都是相当有用的学科,朱标也批准开办了这些学科。 老百姓多了一条出路。 此时。 礼部的人来到栖霞寺,栖霞寺顿时大张旗鼓地接待,问清来意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