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才多久啊,两三个月的功夫,马鞍山到南京的铁路就他妈通车了?” “后世也就这个速度吧。” 朱标心中啧啧称奇,看着那一条蜿蜒的铁龙横在大地之上,跨山越水,汽笛声不绝于耳。 沿途百姓纷纷赶来观看,口中声音充满着惊异。 “嘿,你们看,那铁车竟然真的跑起来了,奇景啊,真是奇景。莫非是庙里的神仙施了法术不成?” “笨,朝廷早就说过了,这叫火车,是工匠造出来的,由太子殿下亲自设计。传闻是梦中得仙人所授,此车只需要喂以黑石,就能日行百里,日夜不断!” “果真如此,快看,这是朝廷发的小册子,里面讲了火车的运行原理。” 百姓们纯粹看个热闹,有识字的读书人学过基础的数学物理,能搞懂其中的缘由是什么,也不禁心生震撼。 “朝廷竟然在墨家一道上已经走到了这一步?简直不亚于神仙手段了!” 很快朝廷也公布了铁路的价格。 如今只有马鞍山到南京这一趟。 不过铁路是何等生物,只要这一条铁路开通,可以说马鞍山附近三百里和南京附近三百里就被紧密地连接起来。 之前需要一个月乃至十几天才能抵达的路程,现在半天之内就能抵达。 这对各地的商人来说,对需要出行的官员们来说是多大的福利? 而铁路售票口,一行红纸写的大字也出现在所有人眼前。 “单程票,5块钱。” “单程票5块钱?天呐!” 老百姓都惊了。 要知道如今这个时代,大明哪怕是最普通的帮工一天的工钱也是五块钱。 只要花一天的工钱就能从南京半天就抵达马鞍山,节省了起码二两银子的车马费和两三天的时间,这能说不划算吗? 简直太划算了! 还有很多百姓不敢买票试试,但读书人们的胆子就是大,一个个已经抢着到售票处买票上车。 朱标从南京乘坐专列到来时,也正巧看见百姓们拥堵在门前的这一幕,不禁露出了笑容。一旁的李应物对朱标介绍道,“殿下,此次秋通这条铁路,我工部人力上几乎没有什么花费,铁料上也还好,都是就近设置炼钢厂炼制而来,木料则是就近砍伐,成本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于是臣便擅自决断将票价定为了五块钱一趟。” “这个倒没什么。”朱标笑呵呵地点点头,“你们工部修这趟铁路的成本低,主要是可以不在乎倭奴的性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