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敌人在外部能造成的威胁,只是在内部能造成的1%罢了。 这也是朱标为什么一直要分清敌我! 历史上的汉唐都不是亡于外敌,而是亡于国内的胥吏、边军! 紧接着,戚继光又开始急速给出了一个行军路线。 军事十万火急,根本容不得坐下来细细讨论。 朱标也直接拍板,众人开始商讨细节。 基本上大明的政务、军务,就在这三人之间流转。 三人开过会议之后,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 朱标又紧急召胡雪岩和王阳明二人召开扩大会议。 商讨一路上物资补给以及各方面的资源调配,还有对于此次叛乱人员的处理等等工作流程。 一整套工作流程商量完毕后,朱标看向窗外。 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 现在约莫是卯时五点多,在昨晚火车上一车又一车的士兵就已经紧急北上平叛。 事实上。 叛乱的消息一传到南京城,皇宫里就乱了起来,可以说是人心惶惶。 在老朱和马皇后二人发话之后才安宁下来,可现在又显得近的有些可怕。 八十七万边军造反,放在历朝历代也是一件足以让皇朝陷入衰落的大事。 唐代的安史之乱都没这么大的规模。 这些边军之中。 不仅有蓝玉最能打的部队,还有老朱麾下最能打的部队! 而朱标仅仅是处理了倭国的事,耗费了半年时间,下面的人就搞出了这么大的乱子。 或者说这些统兵阶级和地主阶级本身就是串通一气的。 他们的利益是相同的,目的都是鱼肉百姓。 而朱标显然没给他们这个空间,反而要将权力和财富重新分配,那么他们之间互相苟合在一起也根本不需要太多借口! 一直到交代完所有事,朱标才吐了口气。 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闭上双眼。 稍微休息一下大脑。 可刚刚走出电报室,就发现身后站着马皇后和老朱不知站了多久,脸色带着担忧和难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