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蓝玉案中-《淮右布衣朱元璋》


    第(2/3)页

    等到朱标二十二岁时,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遂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朱元璋此举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在性格方面,朱标很不像他父亲朱元璋,更像其母亲马皇后。

    朱元璋脾气火爆,而朱标温文尔雅。朱标成长于安乐的后方,远离前线的战火,但他身上却没有纨绔之习,他忠厚淳朴,能尽心受教,对大臣们十分恭敬。

    在做太子期间,朱标看朱元璋杀人太狠了,就建议施行“宽通平易之政”。有朱元璋做反比,朱标在朝中的拥戴程度可想而知。

    而且,朱标对于兄弟们也十分爱护,有长兄的担当。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

    朱元璋一开始将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沐英认为义子,马皇后仁德慈爱,将这些义子视为己出。

    朱元璋生性脾气火爆,对于这些义子很严厉,动不动就打骂。每当这个时候,太子就赶快搬救兵,请母亲马皇后过来安抚朱元璋。

    整体来看,朱标有执政经验,做储君多年,朝中群臣也愿意听命。而朱棣尽管有雄才大略,但以燕地一藩之镇起兵,如果朱标还活着,那么胜算渺茫。

    而且,如果朱标还活着,那么朱棣根本就不会起兵。论身份,他比不上嫡长子朱标;论文治,他比不上太子朱标;论武功,有可能胜算多一些。

    在古代起兵都是要有理由的,当时朱棣起兵的理由是“清君侧”,是以叔叔的名义帮助侄子朱允炆清理奸臣。

    但是,这一理由在朱标这里根本不管用,一个长幼有序就可以压倒一切。

    说回蓝玉,洪武后期,蓝玉和朱标关系甚好,堪称朱标的左膀右臂,是朱元璋留下辅佐朱标的。

    可惜,朱标早逝。蓝玉有居功自傲的性格,显然不是年轻的皇孙朱允炆能镇得住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