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蓝玉案下-《淮右布衣朱元璋》


    第(3/3)页

    首先,蓝玉谋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姻亲叶升被诛。

    《逆臣录》中多次提到蓝玉说“前日靖宁侯为事,必是他招内有我名字”这句话,而叶升则是胡党中的人物。

    有关叶升的事迹,《明史》记载:“叶升,合肥人,左君弼据庐,异自拔来归。以右翼元师从征江州……洪武三年论功,金大都府事。明年从征西将军汤和以舟师取蜀……论功,封靖宁侯,岁禄二千石,世指挥使……二十五年八月坐交通胡惟庸事党,诛死。”

    靖宁侯叶升交通胡惟庸一事《逆臣录》多有一记载:“一招洪武十一年不一记月日,为见胡惟庸行事,好生有权。是翼不合纠同延安侯、李太师、吉安侯、南雄侯、靖宁侯、普定侯、景川侯、会宁侯等,时常前去本官家往来,饮酒结交。”

    叶升犯案之经过又是怎样的呢?《逆臣录》中载指挥金事田珍的供词回答了这一问题:“二十四年十一月,靖宁侯密与陈指挥说:‘有我旧识蒙镇抚为事提下了,我怕他指着我的名字,我这一回好生忧虑。’在后本官果为胡党事发典刑了。”

    后来有人评价胡、蓝、叶之间的关系时说:“然则靖宁之通胡,因蒙镇抚而发,凉国之谋逆,又因靖宁而成,以此知蓝党者,即胡党之流祸也。”

    其次,据《逆臣录》中的招供记录,许多人既参与了胡党的谋反,又参加了蓝玉党的谋逆活动。

    如前军都督杨春,他在早些年“因见胡丞相有权,就投门下,来往商量谋事”,后来胡党案发,他侥幸躲过,又积极参与到蓝玉的谋反活动中。

    再如鹤庆侯张翼、普定侯陈桓、景川侯曹震等,均参与了两次谋逆活动。由此可见,胡、蓝两案关系密切。

    实质上,不管是胡惟庸案,还是蓝玉案,都是朱元璋清洗开国元勋的手段。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下狱鞫讯后,狱词称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反,拟乘朱元璋藉田时发动叛乱。

    朱元璋遂族诛蓝玉等,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两万人。朱元璋还手诏布告天下,并条例爰书为《逆臣录》。列名《逆臣录》者,有一公、十三侯、二伯。

    蓝玉一案,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谋逆之罪一般都是碎剐凌迟处死,念及蓝玉与自己是儿女亲家,朱元璋心一软,宽大处理:碎剐改成剥皮。

    这样,刽子手把蓝大将军全须全尾整张人皮剥下来,算是留了全尸,并把人皮送往他女儿蜀王妃处“留念”。明末农民军攻破蜀王府,在王府祭堂还发现了这件“文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