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锦梨,你对知识足够尊重,所以我不要求你恶补物理知识,相反,我要你放下那些知识,好好看看他们平常时是怎么生活的。 学着点,物理学家不代表没有欲望,看他们个个为了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你还觉得他们是万丈红尘中喝着露水生存的吗?” 锦梨被说得有些脸红。 物理学家不一定是喝着露水长大的,但她的确是喝着仙露长大的。 钟文台说完了锦梨,又看向邱琦雯。 对邱琦雯,他就更不客气了。 “你则不一样,你对他们的观察足够接地气,反而得飘起来。 从今天开始,你得给我狠狠阅读那些物理文献资料,物理对社会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对物理有个清晰的认知。 你得把那些知识看透了,磨透了,我才敢把‘高雯’这一角交给你,否则免谈!” 邱琦雯眼睛一瞪,高声道:“小舅!你这跟——” 钟文台摆了摆手,打断道:“我可不想把你拍的全然没有物理学家的风度,就像你说的,跟菜市场里卖菜砍价的一样,这像个什么样子? 你跟锦梨相反,锦梨那是太端了,把物理学家捧得太高,而你是把他们贬得太低,反而得端着。” 说到这儿,钟文台都不由笑了:“你俩搁这互补呢,刚好,你们可以互相学学!” 晚上回到宿舍。 邱琦雯手里拿着一堆资料,看得痛不欲生。 锦梨则在不停回想起今天看到的物理学家,她的毛病很显而易见,钟导都跟她说出来了—— 太端着了! 他要拍摄的是个接地气的,有血有肉的物理学家,而不是拍个端着的小仙女。 真以为喝露水就能维持生活啊? 这个毛病对锦梨来说,其实不好改。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她对学习的态度都是很虔诚的,每天雷打不动的学习。 所以她认为知识是神圣的。 但知识对她不仅是神圣,还有一股子敬畏。 毕竟她得靠努力学习活下来。 但别的人不用啊。 别的人会把知识认为神圣,但不会敬畏,如果一直都敬畏,那些错误的定理就不会被后人推翻。 尤其是当个科学家,就要勇于向过去道路提出质疑。 这条路是不是走不通了,要不要换一条路走,还是得从中推导出新的路来? 否定过去的认知是痛苦的。 但物理的真实性就在那里,不管你接不接受,它以一种真实客观的现象存在,而不是凭空在脑海里虚构出来。 从刀耕火种的泥土基础开始,一步步发展出来,大到可观星系天体之宏远,小到可窥夸克粒子之奥秘。 上可摘星星看月亮,下到挖洞钻井看地壳。 这就是物理。 它就摆在人们面前,不需要创造,反而需要别人去探究挖掘。 不仅物理是这样,数学也同样是这样。 意大利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伽利莱的名言,就是:“数学是上帝书写宇宙的语言。” 而物理学的理论结构,也充分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 学到后面,就会发现数学是所有理科思维的语言,与哪一门科目都不分家。 邱琦雯的话语从耳边传来,打断了她的沉思。 “锦梨,你这几个月真的把这些资料全看完了吗?” 邱琦雯翻了下这些资料的厚度,非常不可置信。 她觉得自己没日没夜地看,没有一两个月都看不完,更别提还需要从中理解。 锦梨摇头道:“当然没有全部看完,钟导这是吓唬你,我顶多也就只看了一半。” 邱琦雯高声:“一半?” 她低头看了看手里拿着的这堆资料,一半也很夸张啊。 “你天天直播学习,哪来的时间看下去啊?” 锦梨笑了:“用学习外的时间看啊,只要你想挤出来,总有时间的,但前提你得保证自己精力足够。 要是精力不足,勉强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在锦梨进组闭关的时候。 《悠闲慢生活》节目组也对外界,发出了停更的通知。 一石激起千层浪! 粉丝跟网友都表示非常遗憾,也很不理解,觉得节目组流量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停更。 [合理怀疑三月天被公司封杀了,锦梨跟亓官明珠也被公司封杀了] [所以锦梨在干什么,我已经好久没看到她了] [这么强悍的数据,暑期档才刚开打就要投降,怂不怂啊?] 粉丝跟网友,看到的事情很多都是片面的。 所谓的“就事论事”,反而是最严重的“一面之词”。 她们只看到《悠闲慢生活》每一期的开播数据很风光,却看不到暑期档竞争的激烈。 她们只看到《悠闲慢生活》全平台综艺收视率排在前五,却没看到暑期档会复活多少个国民综艺。 说白了。 网友跟公司站的角度不同,得到的信息不同,所以造成的结果也不同。 面对网友的激烈指责,节目组早有准备,立刻推出了补偿方案。 节目组表示,已经录制好的会正常播出,然后在根据播出数据,来调整是否要继续录制。 粉丝一看,说什么都得给《悠闲慢生活》刷一刷评论,弄一弄热度,没准这档节目就不用停播了呢? 天鼎娱乐也在观察这些天的舆论,和节目数据。 定下的也可以更改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