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一点都不快活-《欢喜宫门》
            
            
            
                
    第(2/3)页
    柏湘茹第一次听见她们说宋家的事,恨不得竖起耳朵把每个字听清楚,又不好表现太过,只能辛苦忍着,强装毫不在乎。
    “宋大人家里的确萧条,挺大的后园空荡荡的,池子里的水也都干枯了,只有几片破荷叶”,跟着柏湘茹去宋府的小姑娘开口。
    “不错,据说府里连个年轻些的丫鬟媳妇都没有,只有小厮嬷嬷,也只有宋小姐身边有几个小丫鬟”,柏湘茹也故作镇定。
    “柏娘子你刚来,不知道啊”
    绣娘们话匣子打开,一边按着尺寸裁衣裳,一边开始八卦。
    一帮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宋承佑这些年怎么被提拔,怎么亡了妻子。
    亡妻之后又是怎么消沉,现如今又是怎样独自一人照顾儿女,心灰意冷不愿再娶的故事,讲了个详细透彻。
    “原来是这样”
    柏湘茹适时做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宋家大儿子已经十一,小儿子十岁,小女儿才八岁,可怜宋大人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娘,唉”,绣娘们感叹。
    “那宋大人为什么不愿再娶呢?”,柏湘茹故作惊讶问。
    “你有所不知,宋大人和亡妻伉俪情深,当年亡妻一尸两命,他消沉了好些日子才挺过来,再者,有了两个嫡子一个嫡女,哪家女子愿意一进门就当三个孩子的后娘呢”
    “那些愿意的人家,女人又不靠谱,想来宋大人也是怕委屈了孩子”
    “看来宋大人还是长情之人”,柏湘茹感慨。
    绣娘们又絮絮叨叨了好久,她一句话没听进去。
    脑海中就只有那块‘倾素苑’的匾额,如果这名字真是他取的,那他的确是个长情之人。
    ……
    宋小姐的生辰在二月初,裁布匹、绣、缝制,工期大约需要十天,满打满算也尽够了。
    自那天起,柏湘茹每日更加勤快来二楼绣娘处,精心设计样,仔细搭配绣线,保证每个样都能呈现最美的颜色。
    新鲜的样,美丽的绣线,精湛的技艺,每一样都展现出一个江南大家闺秀顶级的绣功和涵养。
    绣娘们纷纷咂舌,说柏娘子果然是精通之人。
    “我原就是南边儿的,家里自小养些蚕,好几个长辈都是绣娘,我打小就跟着学”,柏湘茹含笑。
    在这个世道,女子有一手精湛的绣功,不管走到哪儿都令人刮目相看。
    果然一听是南边儿的绣娘,一帮人更另眼相待,啧啧称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