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囤粮赈民-《大明憨婿》
第(3/3)页
周显看着威风凛凛,铁骨铮铮的卢帅。
顿感欣慰,于是也不再隐藏,而是直接说道:“卢帅有所不知啊,我之所以要在关城之中囤粮百万,首要不是军需。”
“还请千岁示下。”
“我是为了边境的那些百姓,那些居无定所,举家奔逃的百姓。”
“千岁宅心仁厚,末将受教了。”
卢德麟躬身拜礼,一脸的崇敬。
大明朝的大同现在烂了。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周显也不会对朝堂隐瞒。
但是生活在边镇领地内的那些老百姓呢?
周显登关之前已经有所知悉。
大同境内生活着百姓八十七万,这是山西巡抚提交户部的册子。
实际民间的人数只会比册子上的更多。
这就造成了目前西北有大量的灾民需要等着赈济。
像卢德麟说的收复失地,固然重要。
但是收复之后呢?
如何有效的管理大同?如何让大同迅速恢复往日的地位。
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周显的解决方案是。
就在雁门关将哈齐尔摁死。
然后挥师进驻大同。
到那个时候,囤积的百万粮食就可以依次放在大同赈济。
以此让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再返回之前的家园。
后续在从朝廷那边接受冬季的粮食。
坚持到来年春天,局势自然有所好转。
为此,周显给孙承宗发布政令,让他协助李彦回征集两淮粮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