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开始攒底-《德云小师爷》
            
            
            
                
    第(1/3)页
    下午场的演出,两点准时开始。
    郭德刚一直没有露面,而于慊则根本屁股不挨座儿,不停的四处乱逛,跟发情的野猫似的。
    于是乎,整个上场口,就只剩下胡炎一个人钉在了椅子上。
    作为底角儿,不光是自己在台上把活儿使好。
    当长辈、老先生不在时,还得负责把好这一整场的演出。
    甚至为人实在一点,责任心再强一点,看到演员哪块活儿使的有问题,还会给人家指点明白。
    以老带新,以熟带生,这才是传统班子的精髓。
    不然,为什么班子里出来的演员,手艺总会比相声班出来的要瓷实一点呢?
    针对性强,而且是在实战中指导,进步能不快么?
    不用人提醒,这些规矩和责任,胡炎心里都门儿清。
    同时他也知道,郭德刚能让自己这么快便开始攒底,既是信任,也是面子,更是让自己展现能耐,处好人缘。
    又或者说,这也未必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考核。
    毕竟,你有辈分,人家顶多多敬你几分,但辈分可换不来钱。
    班子是大伙挣钱吃饭的地方,最后的最后,靠的还是自己的能耐和手艺。
    胡炎久闯江湖,并不反感这样,反而这样心里才踏实。
    是干事儿的样子。
    当然,抛开这些不讲,他也很愿意跟大伙说活儿。
    相声要发展,离不开德芸社,德芸社要发展,也离不开这些小角儿。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所以烧饼又多了一个任务,待在胡炎身边,等演员下场之后,便去把人叫过来。
    胡炎不隐不藏,按自己的经验,丁是丁,卯是卯的,给上一些实用的建议。
    只能是建议,甚至听不听都在于他们自己。
    毕竟胡炎不是人家的师父,不可能强硬的去要求什么。
    不过还好,能从那么多学员中脱颖而出的,求艺之心都很热切。
    众人对胡炎的指点,还是非常承情的。
    场上忙,场下忙。
    时间悠悠,已然到了半下午,台上的演出,也到了中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