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面试-《大明金主》


    第(2/3)页

    在一大堆烦心事压迫之下,林大春看到徐元佐的时候,已经暗暗下了决心:最多给你一刻钟。

    “你的时文我看过了。”林大春面无表情,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徐元佐知道内情,坦然面对。

    林大春道:“我并不为之喜庆。你年纪尚幼。而时文笔法之老练,可见没有少下功夫。有为学之资,尽付诸功名,得耶?失耶?”

    “宗师容秉:功名乃是敲门砖耳。”徐元佐行礼道:“若无生员冠巾,学生不能外出游学,不能请益明师,而鸿儒不屑与白丁往来,错过机缘。故而学生求取功名。正是为了求学。”

    林大春面色稍霁,道:“则你所长者何?”

    徐元佐想了想。还是把“诗词”吞了回去。他已经知道林大春要考他古文,再说诗词非但改变不了什么,反倒惹来一通教育。更何况,他的诗词强在背诵,真要三五七步写一首惊世绝艳的试帖诗出来,却是没那个功夫。

    “回宗师。小子平日爱读古文。”徐元佐道。

    林大春早就预设了这个答案,并不觉得意外,道:“喜读什么文章?”

    “先秦诸子,两汉论赋,唐宋杂文。皆有所涉猎。”徐元佐道。

    林大春难得地咧嘴笑了:“岂非博而不专?若去其一,则何如?”

    张元忭微微皱眉,却是觉得林大春有些过于欺负小朋友了。依他看来,徐元佐天资纵横,但是亏在年纪上。你就算从娘胎里出来就开始看书,什么事都不做,看到十四五岁又能看多少?

    而林大春的问题,却不是光看书能解决的,还必须要游学。

    只有四处游学,与鸿儒交往,才能知道如今古文的源流,以及派系之争。一个不曾游学参访的少年,最多从父兄那里听得一鳞半爪,如盲人摸象,焉能得其全貌?

    想到徐阶徐璠都不能亲来,自己就是徐元佐的后援,张元忭清了清喉咙,起身行礼道,正要说话,却被林大春止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