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农女厨娘:我在古代做烘焙》
第(2/3)页
听老人家说,那时候也是冬季,也是秋雨早来,同样还是极度严寒,来百姓准备不齐全的没有粮食的活活饿死的不在少数。
上次能挺过来的多半都是青壮年,不想死的有力气的都去外面了,开春后回来却很少。
听他们去外面回来的人说,那场风寒波及了整个邵州,人少的陵县情况还是好的,人多的地方易子而食不在少数。
这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老人家现在说起依旧心有余悸,挨饿的滋味,人性的冷漠儿时的他已经赤果果的都见过。
老人家感叹,陵县这是遇到好官了……
尚晚棠感慨魏简未卜先知很大一部分来自县志,县志记录着这个县城的年鉴,很大一部分的新上任的县令只会翻看十年左右的县志。
能看到二十年已是难得,可老人家讲述的事情发生在五十年前。
那个时候留下来的那本县志恐怕早已残破不堪,魏简依旧能看望并且牢牢记在心里,看出不对提前准备。
老人家还提到虽然那次过后整个邵州人口几乎减半,但之后的很多年里都是风调雨顺,连连丰收再加上朝廷减免了几年的赋税很快人口就长了回来,老人家叹大自然总是会给人留下一丝生机。
尚晚棠很赞同老人家的说法,其实陵县真正的风险不是现在而是明天春天风寒褪去之后。
陵县不可能一直封锁下去,通商必须尽快恢复,到那时其他县城百废待兴一时间拥挤到陵县这里的人数不会少。
活下来都是命大的,丘海说的那句陵县的守卫还是太少,指的也不会是现在,见过萧伟眼神的百姓无一不忌惮,那是一种孤注一掷,不问后来的本能。
她能想到的魏简肯定都想到了,这些都不用她来操心,可作为商人的掌柜,尚晚棠决定趁机扩张。
她要开分店。
不是她心血来潮,第一次有这种想法还是马家在对面开的那家店铺,虽然后来她家关张了,却给尚晚棠提了醒。
她不可能一直蜗居在这里一个地方,马家败在不懂技术野心还不小,以为乱投资顶死她就能掌握话语权。
马家这种想法看着虽然可笑,但可操作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如果哪天再来一家懂技术还有钱的资方,哪她岂不是很被动?
尚晚棠从来都不质疑古人的耐心与决心,她的优势就在于她做的糕点没有同质化竞争,可放眼整个食品行业就没有无法复刻的产品。
民以食为天,吃的东西最开始只是为了饱腹,渐渐满足温饱才开始想要吃的好些,故而食物是刚需,可好吃的食物并不一定是刚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