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对话,方可以干脆不怎么安排对话。 “电影中高澄和白玉如所有在建筑内部的对话几乎全都语焉不详。跳跃性的对白、充满暗示的眼神交流,一方面表达彼此精神的极度契合,另一方面同样也是下意识在逃避封闭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窥探。 “只有当大雨、停电、离开原本的建筑,在空旷的自然当中,两人才可以稍微真实地表达自己。 “为什么郑书秋在里面换了那么多身旗袍? “首先当然是在展现时代风情,同时功能性地暗示时间的流逝变换,第三,表达特定年代对人性的压抑。 “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镜头要给到高澄与花? “原始的爱情符号绝大多数都是狼花cp,狼的符号象征男人在集体中的权力、力量,高澄更像是狼性符号中横生的枝节。 “他当然有标准狼狗型的气质表现,但导演给予他的符号表现更多是蛇。 “锋利尖锐的眼神,蛇型的袖扣、笔盖上的浮雕,打在面部上蜿蜒曲折的阴影,冰冷阴暗的嗓音,喜欢躲进潮湿的绿荫里偷窥的习性,甚至是背景音中若有似无吞吐蛇信的声音,当然,还有他没有任何障碍就要翘老豆墙角的冷血。我相信白玉如推拒的理由,总有一部分是怕被他毒死。 “蛇与花,两者的关系密切、危险又暧|昧。 “艳丽的毒蛇喜欢匍匐在柔软的花朵当中。所以高澄很喜欢看花,每一次注视花就是他在想象白玉如,她看起来如此脆弱、可怜、忧郁,仿佛一阵风就能打散。他喜欢采撷新鲜的花枝送到对方床头,既是在哄她开心,同样也是一种精神的恫吓,你要么爱我,要么我随时可以伤害你,不管是肉|体还是精神。或许他还会想象白玉如面对礼物时的惊喜或者惊吓,他对花所作的就是他对白玉如所作的。 “诸如此类兼具美感与功能暗示的设置,就是在通过的实实在在的画面,调动观众潜在的集体无意识,从人类群体记忆的海洋中唤起对某种虚指存在的共通感受。 “拍爱情,却不拍具体爱上的细节和理由;拍克制,却不拍具体遭受压抑的确切经历。 “实实在在的情节能够唤起的共鸣有限,更不要说他的人物设置本身还要备受道德谴责,但是虚指能唤起的广泛情感共鸣却是普遍的,也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 作者有话要说: 参考b站up 陈小姐的十五楼、木鱼水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