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国之旅:叛国投敌,摇身转眼成英雄-《春秋阙》
第(2/3)页
“请国主下旨派人前去议和。”国主也有些惊讶,齐国如此对待降将,要是议和,还不是要狮子大开口啊,在场的人无一不摇头。
“怕他们干什么,真打起来,孤的莒国未必会输。”看来国主对莒国还有信心,不过,那会是一意孤行吗,还是穷兵黩武。
“自然不是怕他齐国,只是现在的军心不稳,还差一把火。”冷清风也并不是真的想议和,他可不想成为第二个秦彰,也不会轻易放弃,还是要搏一搏,哪怕是输了,到时再议和也可以啊,总比不战而降好啊。
“一把火?应该怎么做?”国主也来了兴趣,认真地听着冷清风的话。
“派人议和,齐桓公的野心日益膨胀,不会目光狭隘,贪图眼前的小利,他一怒之下定会杀了议和的使臣。”而就是那个使臣,一定要抱着必死的决心,有很大的可能回不来了。
“古人云:‘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我们可以把秦彰伪装成前去保护议和使臣的将军,千辛万苦逃回莒国,可在点将台前将这件事公诸于众。”只不过是把他伪装成好人,为了自己将士,不忍他们白白丧命,这才投降的,这样昭告天下,不是我莒国要打仗,而是齐国咄咄逼人,“将士们听了以后一定恨透了齐国,定会为国主奋力厮杀。”有了军心,出师有名,还怕不赢吗?
“妙哉,妙哉,好,就按风说的办。”随即派若干人去齐国议和,而使臣是卫皓,也正好和冷清风猜想的一样,他确实没有回来,国主将他追封为护国大夫,也妥善安排他的子女,这些不都是托词借口,为了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罢了,
他们无休止的野心,最终造成的只是涂炭生灵,百姓受苦,这一战,实在是没有道理,也根本是没有理由的,会有折中办法,解决这痛苦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冷清风独自在这御河边上站着,望着这新春初化的河水,总有悲伤之情,微风拂过,阵阵凉意让他微微颤抖,只听见后面莎莎作响,“是谁啊?”冷清风长叹一声,片刻的安静也会被人打扰,为什么自己不能一直过这样的日子,待有一日,隐居山野,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没有人打扰,只有自己寂寞的过了一生该有多好,许久才听到一个声音,“是我,赏誉。”
冷清风头也没回一下,还是看着潺潺的流水,也愿随着这流水一去不复返,“看什么呢,这样痴迷?”冷清风这才回过身来,原来他已经发呆很久了,“到了春天了,春天最适合打仗的。”有些无奈,又无可奈何,
“你不去阻止吗?”赏誉疑惑的望着冷清风,好笑,又有些傻里傻气的,这次的战役岂是一个说客可能阻止的,“我人微言轻,能阻止什么啊?”他似乎太高估冷清风了。
“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吗?”他望着冷清风,似乎很想知道准确的答案,“阻止什么?齐桓公无休止的野心吗?还是国主的野心?”二虎相斗,必有一伤,这场仗要是打起来,说不准会怎么样?赫连仲彦不是个可以依仗的人,而这莒国,冷清风也不想被齐国灭掉,“这场战能不能打赢应该问你啊?”冷清风回过头,对上他迷茫的眼睛,“问我?我能做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