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条d型钩稳住被困人员的身形,把人悬在绳桥上,大家手里的绳子,往上拽,人就顺着绳桥上来了。 虽然是慢点,但是前后不到五分钟,第一个人就出来了。 而且,雨虽然下着,那边的被困群众,也有了个安身之处。 方淮见人上去了,便扣上安全钩,顺着绳子跟着嗖嗖嗖爬了过来,跟何志军两头配合,需要什么东西,都是抛投来往,中间的十米距离,被俩人视为无物。 老曹看得嘴抽抽。 中队的抛投器以后要是坏了,要不就别补了,还没他俩好用呢! 期间,周围又有闪电雷鸣,雨也忽大了一阵,把情景渲染得有些紧张。 但整个救援已经开始,非常迅速,有条不紊。 轮到第五个人的时候,方淮终于走向了那个被晾了许久,浑身都淋透了的记者,露出灿烂的笑容。 “伱好。” 记者也笑了,伸出手,朗朗笑道:“你好,方同志!我是一台《朝闻天下》的记者任蔚。” “哦,你们是央视的记者!任记者你好!” 方师爷是个装糊涂的好手,立马伸手,握了握女记者的手部前端,稍握即放,表情,也热情起来。 记者都恍惚了一下。 怎么,你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我们可是早就报了名号的! “刚才忙着救援,郝排长说是有记者来了,我还说让你们先回去车上休息呢!哎呀,害你们在这耽误这么久!不好意思!”方淮说着圆滑的话,脸上却是人畜无害的笑容。 “没关系!”任记者笑道:“你们刚才的救援很精彩!我们录下了一些,还想对你做一个采访,一起放到我们的节目里,可以吗?” “好的!”方淮爽快答应,和刚才不鸟人的样子,判若两人。 “我们过来一点吧,这边亮一点!”记者找了个迎光的位置。 方淮走近后,摄像就位,记者开始引导式提问: “听说你们晚上到达的时候,在边王村救出了两位老人和一个孩子,能叙述一下你的经过吗?” 方淮点点头,指了指后面,同样在拍摄的孟强。 “我们的中队通讯员有救援的影像资料!” “哦?”记者喜出望外。 多几个影像片段,那这次“消防英雄”的采访,就可以更加立体,形象一些了。 “那太好了!麻烦你们一会把储存卡给我拷贝一份吧?我们车上有移动电脑!” 方淮再次点头:“没问题!” 随后,看了看记者:“我可以开始讲吗?” “可以,开始吧。” “嗯…我们是昨天晚上接到命令,从中队出发,路上接到黔西南支队的转警,说边王村……” 方淮言简意赅,主要讲的,还是边王村村民受灾,非常可怜。 “所以,你在回来的途中,把钱给了老人家是吗?” 方淮点头:“老人家很淳朴,被困在楼上,还想着要招待我,一定要烧口热茶给我喝了再走,我很感动,想力所能及地帮点小忙。” 记者内心十分满意。 军民鱼水情,淋漓尽致。 “你们刚才的营救,我看了,非常的迅速和专业,这是你们平时训练的内容吗?” 方淮听到这个,面色立马严肃起来: “是的!我们中队,正在向上级申请筹划组建多个专业救援团队。 其中囊括了地震,山岳,化工,水域,搜救犬。 甚至以后,我们将向空中领域进行探索! 水域救援分队,就是其中的一个板块,今天有了灾情,我们要把平时演练的水平,尽量拿出来,投入实战,实战即是训练,训练,即是实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