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快意不得-《大明公务员》
            
            
            
                
    第(3/3)页
    区区一丁显,都能将江南士大夫逼成那个样子。更不要说何夕了。傅友德逼急了敢下令屠城,而何夕而今的权势尚在傅友德之上。
    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所谓士大夫的权威,只有在太平时节才有的。如果将情况换成乱世,张士诚当初收刮的时候,也没有见有多人敢奋起反抗。
    而今天下治乱,在何夕一心而已。
    姚广孝说道:「下官明白。」
    -------
    很快姚广孝就带着孔希路过来了。
    孔希路一见何夕就将姿态摆得很低,行礼之后,说道:「何首辅,我等不敢与首辅与敌,只求首辅给一条生路,从此,我等愿意唯大人是从。还请大人高抬贵手。」
    「生路?」何夕说道:「什么生路?」
    孔希路说道:「我是代表江南几十家世代簪缨之家,总不能在我们这一辈断了传承。」
    何夕听了,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伤心。
    高兴的是,在如此蹂躏之下,江南的硬骨头们都已经被拔起掉了。而今的所谓江南士大夫们,已经彻彻底底的是官僚了。
    他们在乎的仅仅是自己家族的延续。
    而不在乎什么儒学不儒学了。
    这让何夕不由想起了,宋讷,刘三吾,方孝孺,等人。有如此后辈子弟,他们在九泉之下,也未必安宁了。
    方孝孺等人始终有保护乡里,保护小农经济的态度,毕竟,何夕的政策好与不好,是另外的事情,但是何夕政策对乡间的冲击,却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一方面,面对这些没有什么原则的人,何夕固然不相信什么马首是瞻。但是却也相信,他们会服从强者。
    从此之后,何夕觉得推行新政最大的阻碍,不会出头与他作对了。
    但是将所有之风骨,为民请命之心,浑然不知道扔到什么地方去了。
    更可笑的是。高尚者,他一个人容不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方孝孺幸好是死了。否则落在何夕手中,何夕固然不会杀他。但是也不会让他好受的。
    倒不是何夕对方孝孺的私德有什么看法,而是兰芝当门,不得不除。
    只是兰芝一去,满目都是杂草。
    就是而今这些现实主义者,该低头就低头,这些人反而能够留下来。作为何夕新政推行的点缀。
    这世界就是这样可笑。
    何夕说道:「我给你们一条生路。我会上书朝廷,为兴文教事,安抚天下读书人,再举行一次恩科,但也是最后一次恩科。同时,在苏州,浙江,江西,各建一所书院,令当地推举有德之人主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