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柳子寨一役,围杀了庞勋三万精锐大军,令其不得不逃回徐州。 当年庞勋与王仙芝,黄巢基本一个套路,一边打仗,一边向唐庭求官儿。 而就在这一战彻底将他求官的心思浇灭,同时对康承训痛恨不已。 诸葛爽这时在叛军中已经爬到了小校的位置,等同于一个队长的兵权。 此人极善钻营奉承,就想着讨好庞勋进阶。 他偶然知道康承训全家都住在郑州,便带着几十人长途潜入城中,将其全家五十多口人全部杀死,连康承训不满两岁的孙子都扔进了水井。 可惜,就在要赶回去邀功之时,庞勋已经战败逃到宿州并最终被杀,诸葛爽这一记马屁拍得连马都死了。 最后被逼得没办法,选择投降。 因为他当时是个极不起眼的小校,康承训虽然知道全家是被庞勋派人杀的,却不知道到底是谁,只能带着满腔悔恨入京升官,郁郁寡欢。 当他得知仇人是诸葛爽时,后者已经凭借钻营的本事当上了汝州防御使,官阶只比他低一阶,又同朝为官,虽然心中恨不得乱刀将其砍死,但朝中同殿操戈乃是大罪。 加之此人极为机警,根本就不踏入关内一步,康承训只能干瞪眼,最后郁郁而终。 这一千二百人本就是他的亲卫近军,极其忠于康承训,康承训一死,便被田令孜派到了乾陵守墓,这一守就是七年。 而他们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代其主报仇,甚至在康承训死后全都将他认作义父,全都姓了康。 李杰听得直吧嗒嘴儿, 古代虽然也有不少首鼠两端极没义气的人,但忠义之人还是占了很多的。 只要你对他们好,人家是真掏心窝子来回报你。 此时战鼓响起,宋文通和高思纶已经带着两千多国联军出了同州北门,与朱温诸葛爽遥遥相对。 诸葛爽如今叛唐,这时杀他倒是真的名正言顺了。 “卫王弩准备,随时接应两位将军!” “卫王弩”其实就是神臂弩。 都说这种杀伤力极强的武器已经失传,但李杰作为学考古的,曾在一些南宋孤本残篇上见过关于其制作的图样。 而唐末时,对弩的研究已经非常发达了,军器监中一个扫地的都可能是个技艺高超的工匠,只缺那么一点儿灵感。 他将记忆中的样子和功能一阐述,马上就有工匠对其不对的地方进行改进,第三天就做出了样品。 虽然威力上还是不能与史书中记载的一样,却也极大提高了弩箭的发展进程。 若不是长安所存精铁数量有限,只能做出一千多具来,只怕不用李杰亲自跑出来攻打同州,仅凭此物就能将唐军一方的劣势扭转过来。 之所以改成这个名字,一是为了忽悠李儇,二就是在他看来,这弩还不配被称之为“神臂弩”! 三十张大弩与数百长弓一同架在了城头上,万一宋文通真的干不过人家,他还可以打打掩护。 朱温带兵来到城下一直没吱声,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目前正处于两军夹击的地步。 过来就是看看是哪位夺了他的城池,然后伺机再抢回来。 不过,当他看到城头上站着的黑甲唐将和数千兵将时时,马上就改变了攻城的想法。 他并没有认出李杰来,甚至连黄巢的粮草大营被烧的消息都是刚刚知道。 但手头没现成的攻城器械,总不能用马蹄子踩着城墙飞上去吧? 而且,当他一想到黄邺必然已经战死,黄巢那边不知道如何交代时,对方居然城门打开,主动出击了! “朱将军,大事不妙啊,如今吾等腹背受敌,黄邺死,中军大营的粮草烧毁大半,唐军又抢了同州,这秦晋两地一通,郑从谠与王重荣必然领军攻入关内,只怕黄王优势尽失啊!” 这货是个坚定的机会主义者和投降主义者。 一见局势不妙,想的不是如何挽回,而是如何跑路或者投降。 而正好,朱温同样也是这种人。 在历史上,他不断在叛唐和降唐之间横跳,最后居然把自己跳成了开国之君,这个结果估计是所有人在当时都不曾想到的。 朱温眼珠儿乱转,正琢磨自己退路的时候,宋文通已经拎着一柄三尖两刃刀冲了出来。 一甩手,就将黄邺的人头抛到二人眼前, “诸葛老贼,可敢出阵与某一战?” 朱温看着地上这颗人头太阳穴直跳。 当初黄巢将这位啥也不是的亲兄弟塞给他,纯粹就是为了沾点功劳好看,没想到居然被杀了。 “饭桶!” 而诸葛爽则一缩脖子,看了看宋文通, 不认识! 怎么会指名道姓地邀他出战? 他虽然也穿着一身盔甲,那是用来保命的,论武艺,可能连自己手下的一个兵卒都不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