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辞别-《大内御猫,从虎形十式开始!》
            
            
            
                
    第(3/3)页
    等到那时,他们只需要对付那些顽固分子。
    如此一来,这场叛乱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被镇压。
    看来永元帝这几天也不是在这里干呆着。
    “这件事情不好让外人去做。”
    永元帝语气凝重地说道。
    李玄明白永元帝口中的外人,指的是那些从江湖上找来的外援。
    和对付郑王时不同,叛军中大多数还是平民老百姓。
    他们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才会被蛊惑着揭竿起义。
    但凡日子过得下去,这些在土里刨食的老实人,又怎么会挥舞农具作乱。
    “那我们何时动手?”
    李玄对永元帝问道。
    永元帝摇了摇头:“这三股叛军距离我们都不近,而且分量也都差了一些。”
    “即便剿灭其中一股,只怕也很难对其他叛军形成足够的打击,搞不好反倒会激发他们的斗志。”
    永元帝之前没有将这件事拿出来跟李玄商量,显然还是有不少的顾虑,认为时机不够成熟。
    至少这三股叛军在永元帝看来并不是最合适的目标。
    可一直等待合适的目标出现也并不是一个办法。
    因此永元帝之前才答应李玄,向着跟大漠接壤的方向,进行叛军的镇压。
    至于北方,则是交给京城的禁军,以及坐镇洛东城的蒋国公苏定安去解决。
    以这两边的力量,解决周边的叛军应该不难。
    等到永元帝一路解了前线之危,并且返回京城,那么这些叛军的日子也差不多到头了。
    其他的国公也不是吃干饭的,不说坐镇京城的那几位。
    那些轮换在前线的国公手中,就有能够使用的现成战力。
    前些日子,永元帝已经将自己的密函发送了出去,由内务府的花衣太监亲自去送,由国公们动用手上的战力,直接开始对叛军的镇压。
    只要他们能够各自镇压住自己周边的叛军,那么这场叛乱就绝对不会动摇到大兴王朝。
    可这才是最恶心的地方。
    郑王最后的手段,不是为了给他们最后一击,而只是为了在他们手忙脚乱之际,火上添油。
    可郑王人都死了,也不知道如此造孽又是为了什么。
    毕竟,这么一场叛乱下来,可是要死不知多少人的。
    李玄将三份情报来来回回地看了好几遍,最后才对永元帝提议道:
    “既然如此,不如由我再去跑一趟吧。”
    “阿玄,你要去独自杀散这三股叛军?”永元帝皱眉问道。
    “我脚程快,也有能力去做此事。”
    “不然的话,单靠这些地方的官兵,只怕根本奈何不了他们,到时候遭殃的还不是无辜百姓。”
    李玄在情报上看到,这些叛军竟然大多数都是当地的官兵组成。
    率领他们的,要么本就是地方上的官员将领,要么就是各地的豪强乡绅。
    这些人还算不上是世家大族,但在各地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而且郑王在南方经营多年,很多地方都已经不认朝廷,只认郑王了。
    郑王已死的消息,永元帝还没有正式的对外公布。
    这些叛军也只是按照郑王生前留下的命令行事。
    郑王的死讯,需要等到他们对叛军造成足够的打击之后,才能公布出去。
    否则现在说出去,只怕也没有多少人信,甚至还会当做是永元帝的蛊惑之言,以此来更加诋毁永元帝的形象。
    这么多年,在郑王的努力下,永元帝在民间的声望一直不高。
    反倒是郑王,拿着朝廷的东西,出去给自己买名声。
    公布郑王死讯的时机不对的话,反倒会给他们一个给郑王复仇,推翻永元帝这个暴君的由头,因此一定要谨慎地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
    对于李玄的请战,永元帝沉思了片刻,接着才说道:
    “阿玄,这件事情朕原本打算让赵奉和尚文福负责两路,然后由朕亲自讨伐一路,正好也不耽误我们的计划。”
    “而且你要知道,杀人是一件有伤天和的事情,尤其是杀很多人。”
    “即便你是天命者,也会对你造成影响的。”
    永元帝说的不是玄学,而是事实。
    因此,此方世界的大义名分格外的重要。
    但对于永元帝所说的问题,李玄只是微微一笑,显得毫不在意。
    永元帝以为李玄没弄清事情的严重性,可不等他继续多说什么,李玄却抢先说道:
    “我已经明白我的天命了。”
    “相信我,大兴的问题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还有更大的考验等待我。”
    李玄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有伤天和又算得上什么?”
    “我自己去,也总比带着安康一起去要好吧?”
    永元帝听了这番话,默默看向李玄,久久不语。
    “阿玄,你的天命到底是什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