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晚上的饭我请了,到时候我好好跟你释放释放压力、” 计划得逞,杨镂关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随后收敛几分,接着说道:“不过说真的,师弟,到时候我这边的常规病例多了,你可不能见死不救。” “总不能我这里整天敲锣打鼓,你这里天天闲的没事吧?做苦力可以,但也要给人点儿喘息的时间,要是每天都那么紧张地安排手术,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使!” 现在功能重建科的工作程度,已经不单单用麻烦可以形容了,问题简直太多,这还是病人数量提升导致的。 所以,才会开设功能重建科的亚组,关于相关领域的研究方面,亚组肯定处于劣势,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现有研究出的常规病例进行手术处理。 杨镂关的意思也没错,那就是苦力。 可问题是,他们想要对功能重建术有更深层次的研究,还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有方闲的帮助。 为什么功能重建科能够得到发展?是因为在每次遇上最新的病例时,方闲总能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找到适合这个病例的治疗方案。 放眼整个科室,在操作方面最顶的人,也就是杨镂关了,他和方闲之间的差距,也不是一星半点儿。 所以,亚组想要对新型病例进行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还是老老实实做苦力,对常规病例进行手术为好。 “放心吧师兄,到时候我肯定不会见死不救。” “如果你那边太忙,我肯定会帮你分担一些压力的,不过嘛……能力有限。” “咱们的发展你还不了解吗?随着病人数量的增多,被列为常规病例的案例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的压力,可得麻烦师兄了……” 一开始,功能重建科还在起步阶段,遇上任何一个病例,那都是之前没有见过的。 可见惯了之后,将整体的手术系统搭建出来,就可以将一些治疗方法有规律的病例并入常规范畴,也是从数量上进行考虑。 方闲越说,杨镂关感觉到的压力也就越大,他一脸求救的眼神盯着方闲:“师弟,我在来这之前,咱们虽然不太熟的,但一声师弟,一生师弟!” “关于我这亚组的筹备,你就多帮我选点儿好手,最起码做手术的时候,不能比现在的效率更低啊!要不然筹备这个亚组是干什么呢?” 杨镂关的话,也算是提醒了方闲,除了杨镂关这个带组成员,对他组内的其他人员也要有相应的硬性要求,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会耽搁到手术的进程速度,速度不进反退,就没有搭建亚组的必要了。 “行,那我就跟医院多商量商量,到时候最新构建出的亚组,做那些常规病例肯定不在话下。” “到时候如果有新型病例被划为常规病例的例子,那我就先找你,让你来这里适应了解一下,再回去手术。”方闲点了点头,把这件事情给记下了。 不过,他现在除了需要对功能重建科亚组进行筹备,还需要准备国家万人计划青年千人组课题的答辩筹备工作。 这同样是个麻烦事,要准备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材料,答辩的课题是关于功能重建术目前的研究进展,这个东西可以让周希音帮忙给自己准备。 反正她进入功能重建科有一段时间,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要比自己更强一些。 把这件事交给她去做,方闲很是放心。 不过,除了功能重建术目前研究进展的材料,参与国家万人计划青年千人组的答辩,还需要准备其他东西。 首先,就是这专利承载物,功能重建术作为一门新型开发的学科,肯定要有其独有的专利承载物。 这就是所谓医学领域科技创新者的科技成果,要简单明了地给那些裁判展示清楚。 困难事一件接着一件,不过方闲不急,按部就班,慢慢完成就好了。 跑得快不一定赢,不跌跟头才是成功。 (本章完) 第(3/3)页